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海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07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一端开口,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底座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每一气压棒的上端均设置有调节杆,气压棒的上端设置有U型承压板;靠近底座开口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坐垫转动部转动连接有坐垫,坐垫远离坐垫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靠近底座开口且与坐垫转动部相对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设置有钢瓶放置架,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仪器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携带多个医疗仪器,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足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通过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高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内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往往存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功能残疾及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生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975年,RobertBurns(罗伯特·彭斯),在CHEST杂志即发表文章指出:在大部分需要数周或数月呼吸支持的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肌肉萎缩、营养消耗、褥疮、关节废用并影响恢复。有研究证实,在卧床4小时后,病患就开始出现肌肉衰化(musclesdeteriorate),一周后丧失10%的肌力。另一项研究证明,18-69h的膈肌完全制动合并机械通气的共同作用,可导致人体膈肌纤维显著萎缩。进一步研究证实,早期运动能短时间内提高危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早期运动训练,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出院后的功能水平。在所有康复治疗手段中,自主站立行走训练尤为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证实重症患者早期下床行走能有效改善自主呼吸功能、减少ICU获得性衰弱、ICU相关性谵妄以及消化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对重病患者对自身康复信心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重症患者辅助行走训练仍处于起步阶段,行走辅助设备设计落后,结构、功能单一;仅仅只满足最基本的扶持站立功能,无法完成需要严密监测、甚至呼吸支持重症患者自主行走的需求,目前仍采用医护人员扶助,同时需要携带大量医疗器械(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容量泵等),工作量大;并且患者做行走训练时,难免会出现需要休息的情况,而现有的行走辅助设备只能让患者扶着设备站立休息,长时间容易引起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能够携带多个医疗仪器,并且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足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开口,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每一气压棒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棒升降的调节杆,所述气压棒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靠近所述底座开口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所述坐垫转动部转动连接有垂直对应气压棒转动的坐垫,所述坐垫远离所述坐垫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靠近所述底座开口且与所述坐垫转动部相对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所述坐垫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所述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与对应气压棒连接的钢瓶放置架,所述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气压棒连接的仪器放置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进行行走训练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需要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器械放置架以及钢瓶放置架内,转动坐垫让患者进入站立架,转动坐垫使转动连接轴进入卡槽并且使坐垫转动至竖直,患者或医护人员向上抬动调节杆,使所有的气压棒可以伸缩,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气压棒的高度,当患者与仪器连接好后,患者便可手扶扶手进行行走训练;当患者需要休息时,用手轻轻将坐垫扶平,患者便可坐在坐垫上休息,当患者休息完后,患者起身,将坐垫转动至竖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转动部靠近所述坐垫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坐垫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坐垫转动部及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坐垫转动至竖直,所述转动轴于所述转动孔开口处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动孔开口处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转动90度的第一限位缺口;所述连接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卡槽的内侧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转动90度的第二限位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进入站立架时,转动坐垫让患者进入站立架,随后将坐垫转动至水平,使第二限位凸起对准卡槽,使转动连接轴进入卡槽,松开坐垫,扭簧带动坐垫转动至竖直,使得第一限位凸起在第一限位缺口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在第二限位缺口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缺口形成卡接使连接轴不会滑出卡槽;使得坐垫只能在水平与竖直90度范围内转动,便于患者将坐垫放平坐下休息,同时通过扭簧使得坐垫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至与竖直,从而不影响患者行走训练。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同一条垂直所述底座开口的边的所有气压棒的调节杆通过调节把手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靠近开口的一端垂直向上可拆卸连接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输液挂钩。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输液架预设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远离开口的一端向上设置有扶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携带多个器械,满足患者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还能进行监测、呼吸支持等需求;其二、本技术能够在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座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其三、本技术通过气压棒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自由调整高度,满足不同患者体型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用于展示坐垫转动部与转动轴连接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展示坐垫固定部与连接轴连接的剖视图;图5主要用于展示气压棒上的调节杆及调节把手;图6主要用于展示U型承压板与输液架的连接关系。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气压棒;31、调节杆;32、调节把手;4、U型承压板;41、扶手;42、螺纹孔;5、输液架;51、输液挂钩;6、坐垫转动部;61、转动孔;62、第一限位缺口;63;扭簧;7、坐垫;71、转动轴;72、连接轴;73、第一限位凸起;74、第二限位凸起;8、坐垫固定部;81、卡槽;82、第二限位缺口;91、钢瓶放置架;92、仪器放置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参照图1-6,包括底座1,底座1近似呈一端开口的U型,底座1下端的四个角均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底座1靠近开口的两端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3,底座1垂直开口两边的中部均垂直向上设置有两根气压棒3,气压棒3并不仅限于设置四根,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均可,每一气压棒3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调节气压棒3升降的调节杆31,位于同一条垂直底座1开口的边的两根气压棒3的调节杆31通过调节把手32连接在一起;气压棒3的上端设置有一块开口方向与底座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4,U型承压板4远离开口的一端向上设置有两根扶手41,便于患者训练时用手握住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开口,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3),每一气压棒(3)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棒(3)升降的调节杆(31),所述气压棒(3)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4);/n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6),所述坐垫转动部(6)转动连接有垂直对应气压棒(3)转动的坐垫(7),所述坐垫(7)远离所述坐垫转动部(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72),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且与所述坐垫转动部(6)相对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8),所述坐垫固定部(8)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72)相配合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81);/n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钢瓶放置架(91),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仪器放置架(9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开口,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3),每一气压棒(3)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棒(3)升降的调节杆(31),所述气压棒(3)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4);
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6),所述坐垫转动部(6)转动连接有垂直对应气压棒(3)转动的坐垫(7),所述坐垫(7)远离所述坐垫转动部(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72),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且与所述坐垫转动部(6)相对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8),所述坐垫固定部(8)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72)相配合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81);
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钢瓶放置架(91),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仪器放置架(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转动部(6)靠近所述坐垫(7)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61),所述坐垫(7)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孔(6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71),所述转动孔(61)内设置有扭簧(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海赵怡鸿李艳马媛张春梅黄美仙
申请(专利权)人:曲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