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02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带刻度导管和扣紧装置,所述带刻度导管管体外壁设置有刻度且是一次性的;所述扣紧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放大装置,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刻度导管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紧装置的扣柱;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锁紧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压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而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心功能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测量技术是用标有尺寸的尺子直接测量导管上液柱的浮动情况,由于输液导管是一次性的,而尺子需要多次使用。正因如此,每次测量工作完成后,尺子都需要进行消毒,而消毒的工作仅仅是用75%酒精擦拭尺子,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毒工作,而且多次消毒不仅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无法确保每次消毒是否到位,所以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时候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且尺子摆放的位置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参见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CN209285487U公开的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标尺,包括透明软管及连接头,所述透明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透明软管内设置有标齐液,所述透明软管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并连通,以使所述透明软管呈环状,并使所述标齐液能够在所述透明软管内流动。上述参考例仍然是多次使用同一测量器具对输液导管进行测量,所以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且多次测量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测量器具的刻度分布较为密集,读数时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集中精神,故容易造成人员困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多次使用同一测量尺从而导致存在一定交叉感染风险的缺点,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设置有放大装置,能够轻松读数,同时省去了给尺子消毒的工作步骤,故能够有效减小工作人员的强度,同时能够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出现测量误差的次数;且本技术设置的带刻度导管为一次性导管,故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包括带刻度导管和扣紧装置,所述带刻度导管管体外壁设置有刻度且是一次性的;所述扣紧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放大装置,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刻度导管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紧装置的扣柱;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锁紧的锁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侧面的第一扣头和第二扣头,所述第一扣头的上表面设置有扣槽;所述第二扣头的末端设置有转块,所述转块通过转杆与第二扣头转动连接,所述转块上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可以绕着转块转动并扣在所述扣槽上,用于锁紧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一步地,所述扣柱为带有缺口的圆柱体,所述扣柱的侧面设置有螺栓孔,且所述扣柱的内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的大小和带刻度导管的大小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放大装置是放大镜。进一步地,所述带刻度导管管体外壁设置的刻度最小单位是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扣槽的大小和所述扣环的大小相适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二次感染的概率;3.设置放大装置,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读数的准确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刻度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扣紧装置的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带刻度导管;2、扣紧装置;21、第一本体;211、放大装置;22、第二本体;221、扣柱;2211、螺栓孔;2212、防滑垫;23、合页;24、弧形凹槽;3、锁紧装置;31、第一扣头;32、扣环;33、第二扣头;34、转块;35、转杆;36、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包括带刻度导管1和扣紧装置2,带刻度导管1管体外壁设置有刻度且是一次性的;扣紧装置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通过合页23连接,第一本体21的外表面设置有放大装置211,第一本体21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刻度导管1的弧形凹槽24,第二本体22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扣紧装置2的扣柱221;还包括一用于将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锁紧的锁紧装置3。参见图5所示,锁紧装置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侧面的第一扣头31和第二扣头33,第一扣头31的上表面设置有扣槽36;第二扣头33的末端设置有转块34,转块34通过转杆35与第二扣头33转动连接,转块34上设置有扣环32,扣环32可以绕着转块34转动并扣在扣槽36上,用于锁紧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参见图6所示,扣柱221为带有缺口的圆柱体,扣柱221的侧面设置有螺栓孔2211,且扣柱22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垫2212。进一步地,弧形凹槽24的大小和带刻度导管1的大小相适应。进一步地,放大装置211是放大镜。进一步地,带刻度导管1管体外壁设置的刻度最小单位是毫米。进一步地,扣槽36的大小和扣环32的大小相适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4所示,先将输液架4的位置放好之后,将扣紧装置2上的扣柱221通过螺栓孔2211固定到输液架4的适宜位置,然后将带刻度导管1连通好,再将带刻度导管1放到弧形凹槽24上,闭合扣紧装置2后将锁紧装置3锁紧;工作时,由于第一本体21上设置有放大装置211,所以液柱的升降和具体位置能够清晰的从放大装置211中读出;测量工作结束后,将原来的带刻度导管1丢弃不用,再次测量工作需要时更换新的带刻度导管1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刻度导管(1)和扣紧装置(2),所述带刻度导管(1)管体外壁设置有刻度且是一次性的;所述扣紧装置(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通过合页(23)连接,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表面设置有放大装置(211),所述第一本体(21)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刻度导管(1)的弧形凹槽(24),所述第二本体(22)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紧装置(2)的扣柱(221);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锁紧的锁紧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刻度导管(1)和扣紧装置(2),所述带刻度导管(1)管体外壁设置有刻度且是一次性的;所述扣紧装置(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通过合页(23)连接,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表面设置有放大装置(211),所述第一本体(21)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带刻度导管(1)的弧形凹槽(24),所述第二本体(22)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紧装置(2)的扣柱(221);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锁紧的锁紧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侧面的第一扣头(31)和第二扣头(33),所述第一扣头(31)的上表面设置有扣槽(36);所述第二扣头(33)的末端设置有转块(34),所述转块(34)通过转杆(35)与第二扣头(33)转动连接,所述转块(34)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艳慧姚秋琼钟银清林小漫许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