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铣刀具有刀柄和切削刃部分。刀柄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切削刃部分覆盖冷却剂供应路径的出口并且设置在刀柄上。切削刃部分由多孔体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端铣刀
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涉及端铣刀。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公开No.2016-112678(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具有金刚石烧结体的球头端铣刀。球头端铣刀的切削刃部分具有半球形面。通过将由金刚石颗粒和粘结剂制成的金刚石烧结体的突出部进行抛光而形成该半球形面的表面。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16-112678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开的端铣刀包括刀柄和切削刃部分。刀柄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切削刃部分覆盖冷却剂供应路径的出口并且设置在刀柄上。切削刃部分由多孔体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的切削刃部分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前视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前视图。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前视图。图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0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2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端铣刀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部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烧结体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5是示出粒料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6是示出酸处理步骤前的粒料的构造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7是示出酸处理步骤后的粒料的构造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8是示出成形后的粒料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9是示出孔隙率的测量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公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16-112678(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端铣刀中,切削刃由金刚石颗粒所制成的突出部和作为粘结剂的钴所制成的凹部构成。因此,在该端铣刀中,随着切削的进行,切屑可能会逐渐堵塞凹部。另外,当高速旋转地加工硬而脆的材料时,切削刃部分可能由于摩擦热而磨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做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切屑堵塞切削刃部分的同时抑制切削刃部分的磨损的端铣刀。[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切屑堵塞切削刃部分的同时抑制切削刃部分的磨损的端铣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概述]首先,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概述。(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开的端铣刀1包括刀柄10和切削刃部分20。刀柄10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13。切削刃部分20设置在刀柄10上并且覆盖冷却剂供应路径13的出口12d。切削刃部分20由多孔体制成。从冷却剂供应路径13引入的冷却剂穿过切削刃部分20的内部出现在切削刃部分20的表面上。因此,堵塞切削刃部分20的切屑被冷却剂推到外部。另外,冷却剂从切削刃部分20的表面排出到外部。因此,可以有效地冷却切削刃部分20。结果,可以在抑制切屑堵塞切削刃部分20的同时抑制切削刃部分20的磨损。(2)在根据上述第(1)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切削刃部分20可以包括在刀柄10侧的后端表面22、与后端表面22相反的前端表面21、以及贯穿后端表面22和前端表面21的冷却剂流动路径24。冷却剂流动路径24在前端表面21中的开口可以构成切削刃23。由此,可以在抑制切屑堵塞前端表面21中形成的切削刃23的同时有效地冷却切削刃23。(3)在根据上述第(2)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前端表面21可以具有朝向刀柄10延伸的切屑排出槽25。由此,可以将切屑有效地排出到外部。(4)在根据上述第(3)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切屑排出槽25可以是与后端表面22分开的。(5)在根据上述第(3)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切屑排出槽25可以是与后端表面22相连的。(6)在根据上述第(3)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刀柄10可以具有沿着切屑排出槽25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外周槽14。由此,可以将切屑进一步有效地排出到外部。(7)在根据上述第(3)至(6)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切屑排出槽25可以具有直线形状。(8)在根据上述第(3)至(6)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切屑排出槽25可以具有弧形形状。(9)在根据上述第(1)至(8)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切削刃部分20可以由多晶金刚石制成。当工件由铁系材料制成时,因为金刚石和铁具有高反应性,所以切削刃23会显著地磨损。因此,特别是在具有由金刚石制成的切削刃部分20且用于由铁系材料制成的工件的端铣刀1中,增强了抑制磨损的效果。(10)在根据上述第(9)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多晶金刚石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11)在根据上述第(1)至(10)项所述的端铣刀1中,多孔体的孔隙率可以为2体积%(体积百分比)以上且20体积%以下。通过将多孔体的孔隙率设定为2体积%以上,可以从切削刃部分20的表面排出大量的冷却剂。另一方面,通过将多孔体的孔隙率设定为20体积%以下,可以抑制切削刃部分20的强度的过度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公开的实施例的细节]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公开的实施例。应该注意的是,以下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不再重复其描述。(第一实施例)首先,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的构造。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的切削刃部分20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的示意性前视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是例如用于加工诸如硬质合金、硬化钢之类的硬而脆的材料的旋转切削工具。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铣刀1构造成可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并且主要具有刀柄10和切削刃部分20。切削刃部分20设置在刀柄10上。切削刃部分20的直径例如为6mm以下。刀柄10例如由第一刀柄部分11和第二刀柄部分12构成。第二刀柄部分12设置在第一刀柄部分11上。第一刀柄部分11和第二刀柄部分12中的每一个均为圆筒形的。第一刀柄部分11的直径大于第二刀柄部分12的直径。第一刀柄部分11具有第一主表面11a、第二主表面11b和第一外周部分11c。第二主表面11b是与第一主表面11a相反的表面。第一外周部分11c围绕旋转轴线A设置。第二刀柄部分12具有第三主表面12a、第四主表面12b和第二外周部分12c。第四主表面12b与第三主表面12a相反。第一刀柄部分11的第一主表面11a与第二构件的第四主表面12b接触。刀柄10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13。冷却剂供应路径13从第二主表面11b延伸到第三主表面12a。如图2所示,切削刃部分20主要具有前端表面21和后端表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铣刀,包括:/n刀柄,其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以及/n切削刃部分,其覆盖所述冷却剂供应路径的出口并且设置在所述刀柄上,/n所述切削刃部分由多孔体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端铣刀,包括:
刀柄,其具有冷却剂供应路径;以及
切削刃部分,其覆盖所述冷却剂供应路径的出口并且设置在所述刀柄上,
所述切削刃部分由多孔体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铣刀,其中,
所述切削刃部分包括:在所述刀柄侧的后端表面,与所述后端表面相反的前端表面,以及贯穿所述后端表面和所述前端表面的冷却剂流动路径,并且
所述冷却剂流动路径在所述前端表面中的开口构成切削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铣刀,其中,所述前端表面具有朝向所述刀柄延伸的切屑排出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铣刀,其中,所述切屑排出槽与所述后端表面是分开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铣刀,其中,所述切屑排出槽与所述后端表面是相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豊,久木野晓,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