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75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7
提供一种在穿着状态下维持开口部的形状从而能够发挥所期望的透气性和变形容易性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10、80)用的吸收体(13)具有包括沿厚度方向实质上贯通的多个开口部(40)在内的吸收性芯(20)。吸收性芯(20)的开口部(40)具有第1开口部(41)和在第1方向(K1)上与第1开口部(41)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第2开口部(42),长纤维(30)在第1面和所述第2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第1开口部(41)的周边的第1纤维(31)和位于第2开口部(42)的周边的第2纤维(32)。第1长纤维(31)和第2长纤维(32)直接地相互交叉,或者借助其他长纤维而间接地相互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
技术介绍
以往,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是公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吸收性芯的吸收体,该吸收性芯被透液性片包覆并且被赋形为所需的形状,该吸收性芯包含浆粕纤维等(纤维素系)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036号公报(P2002-35036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体比较薄并且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吸液性芯的多个开口部,因此具有合适的透气性并且柔软性优异,在穿着状态下能够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变形而贴合。然而,若在吸收体在穿着者的鼠蹊部之间被挤压的状态下活动腿部,则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形状有可能会走样而堵塞开口。若在穿着状态下开口部堵塞则可能会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或者可能导致透气性和相对于身体而言的追随性降低。在为了避免该情况而增厚吸收体或者降低多个开口部的开口率的情况下,同样无法发挥所期望的透气性、变形容易性。本专利技术是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改良,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穿着状态下维持开口部的形状从而能够发挥所期望的透气性和变形容易性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以及多个开口部,其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括吸水性纤维和比所述吸水性纤维长的长纤维,所述开口部具有第1开口部和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第1开口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第2开口部,所述长纤维在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边的第1长纤维和位于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边的第2长纤维,所述第1长纤维和所述第2长纤维直接地相互交叉,或者借助其他长纤维而间接地相互交叉。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具有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1)所述第1长纤维横穿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与所述第2开口部之间的分离部分而延伸至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边,所述第2长纤维横穿所述分离部分而向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边延伸。(2)所述开口部还具有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所述第1开口部的中心重叠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第2开口部的中心重叠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假想线,所述第1长纤维和所述第2长纤维以与所述第1假想线和所述第2假想线交叉的方式横穿所述分离部分。(3)所述长纤维还具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3长纤维,所述第3长纤维与所述第1长纤维及所述第2长纤维相互交叉。(4)所述长纤维的局部跨所述开口部。(5)所述长纤维是热塑性树脂纤维,平均纤维长度为6mm~70mm。(6)所述吸收性芯还具有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质量为5g/m2~400g/m2。(7)平均每个所述开口部的面积为12mm2~150mm2,所述多个开口部的总面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面积的比例为1%~50%。(8)所述开口部具有矩形形状。(9)所述开口部具有菱形形状。(10)所述长纤维均匀地配置于整个所述吸收性芯。(11)所述长纤维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缘部配置为比其他区域密。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能在穿着状态下抑制开口部完全堵塞,能够维持所期望的透气性和变形容易性。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专利技术的不可缺少的结构,也包括选择性的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局部断裂立体图。图2的(a)是吸收性芯的局部断裂俯视图。图2的(b)是由图2的单点划线II(b)围成的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由图2的(b)的单点划线III围成的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吸收性芯吸收了体液之后的第1开口部的放大图。图5的(a)是吸收体的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图5的(b)是变形例的另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图5的(c)是变形例的又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图6的(a)是吸收体的又一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图6的(b)是吸收体的又一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图6的(c)是吸收体的又一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图6的(d)是吸收体的又一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图6的(e)是吸收体的又一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另一使用例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的实施方式涉及图1~图7所示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不仅包括专利技术的不可缺少的结构,也包括选择性的和优选的结构。参照图1~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而示出的生理用卫生巾10具有纵向Y和横向X、肌肤相对面和位于其相反侧的非肌肤相对面,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11、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2以及介于这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13。与表面片11相比背面片12进一步向横向上的外侧伸出,在背面片12的表面侧固定有一对侧片15。利用表面片11、背面片12以及侧片15的局部来形成位于比吸收体13靠纵向Y上的外侧的位置的端翼16,利用背面片12和侧片15来形成位于比吸收体13靠横向X上的外侧的位置并且在中央部分具有向横向X上的外侧凸出地弯曲的一对翼部的一对侧翼17。彼此相对的片11、12、15彼此间借助公知的粘接手段、例如借助热熔粘接剂而相互接合,并且借助沿着生理用卫生巾10的外周延伸的外周密封部19相互熔接。表面片11能够使用在该
中惯用的材料,例如纺粘无纺布、热熔粘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将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以及纺粘无纺布层叠而得到的SMS无纺布等由热塑性树脂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开孔塑料膜等。背面片12同样能够较佳地使用在该
中惯用的材料,例如不透液性或者透湿不透液性的塑料膜、各种由热塑性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在塑料膜的外表面接合纤维无纺布而得到的层压片。吸收体13具有被赋形为所需的形状的吸收性芯20和用于包覆吸收性芯20的芯包覆片21。芯包覆片21是可选的,只要吸收性芯20具有所需的保形性,吸收体13就也可以仅由吸收性芯20形成。吸收体13的刚度比各片的刚度高,是所谓的半刚性,并且具有向纵向Y上的外侧凸出地弯曲的第1端缘13a和第2端缘13b以及在第1端缘13a与第2端缘13b之间沿纵向Y呈直线状延伸的两侧缘13c、13d。虽未图示,但在吸收体13的纵向Y和横向X上的中央部分也能够形成中凸部分,与其他区域相比该中凸部分的吸收性芯20的质量较高,并且与其他区域相比该中凸部分的厚度尺寸较大。像这样,通过在吸收体13形成有中凸部分从而能够使中凸部分与穿着者的排泄口紧密接触,能更有效地吸收、保持经血。另外,在吸收体13具有中凸部分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n该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以及多个开口部,其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吸收性芯,/n所述吸收性芯包括吸水性纤维和比所述吸水性纤维长的长纤维,/n所述开口部具有第1开口部和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第1开口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第2开口部,/n所述长纤维在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边的第1长纤维和位于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边的第2长纤维,/n所述第1长纤维和所述第2长纤维直接地相互交叉,或者借助其他长纤维而间接地相互交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以及多个开口部,其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吸收性芯,
所述吸收性芯包括吸水性纤维和比所述吸水性纤维长的长纤维,
所述开口部具有第1开口部和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第1开口部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第2开口部,
所述长纤维在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边的第1长纤维和位于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边的第2长纤维,
所述第1长纤维和所述第2长纤维直接地相互交叉,或者借助其他长纤维而间接地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第1长纤维横穿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与所述第2开口部之间的分离部分而延伸至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边,所述第2长纤维横穿所述分离部分而向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开口部还具有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所述第1开口部的中心重叠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第2开口部的中心重叠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假想线,所述第1长纤维和所述第2长纤维以与所述第1假想线和所述第2假想线交叉的方式横穿所述分离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长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田匡志田房弘光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