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749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热器具,包括: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本体片材的一面,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将对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时,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的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其位于第一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R1)的一侧,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在第一轴的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比第一区域(R1)的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温热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热器具。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片状的温热器具。该温热器具是通过抄造而成型的片状的温热器具,以整个面进行发热的方式构成,且具有向单面侧凸起的突起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111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热器具,其包括: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片材的一面,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将对上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上述压扁量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且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上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上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上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俯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截面图(沿图1的A-A线的截面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贴附于生物体的状态的模式图。图5(a)和图5(b)是表示在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片材形成突起部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例的图。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用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形状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放大截面图。图9(a)和图9(b)是表示在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片材形成突起部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截面图。图10(a)和图10(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0(a)为立体图,图10(b)为截面图。图11(a)、图11(b)、图11(c)和图11(d)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1(a)为立体图,图11(b)为俯视图,图11(c)为侧视图,图11(d)为截面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仅标绘点)。图14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16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仅标绘点)。图17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图。图18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0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1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2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3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4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图25是表示各实施例的突起部片材的成型条件等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专利文献1的温热器具,就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的观点而言,尚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的构造的温热器具。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中的任一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包括:片状的本体片材120,其具有发热体130(图2);和突起部片材10,其设置于本体片材120的一面。突起部片材10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12。将对突起部12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12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如图6所示,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曲线图)包含:第一区域R1,其是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的区域;和第二区域R2,其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R1的一侧(图6中的右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比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大的区域。如图6所示,在将上述第一轴设为纵轴,且将上述第二轴设为横轴时,关于上述分布的倾斜角度,第二区域R2中的倾斜角度较第一区域R1中的倾斜角度更平缓(小)。而且,在第二轴的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较第一区域R1的范围更广。即,在图6中,长度L2长于长度L1。通过以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的状态将温热器具100贴附于人体等生物体,能够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压生物体的皮肤,一面通过发热体130的热将生物体的表层加温。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将突起部12的按压和发热体130的温热所造成的刺激赋予至皮肤的下层的筋膜,使得能够如针灸般地通过按压和温热刺激经络或经穴。即,能获得穴位按压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通过突起部12具有上述特性,在施加于该突起部12的负荷为未达某种程度的大小时(上述分布的第一区域R1时),能够一面使突起部12慢慢地压扁,一面获得来自突起部12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在该负荷变为某种程度以上的大小时(上述分布的第二区域R2时),能够使突起部12急剧地压扁。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突起部12的反作用力变得过大,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此外,可认为上述分布中的第一区域R1时的突起部12的变形(压扁)是因突起部12弹性变形而产生。另一方面,可认为上述分布中的第二区域R2时的突起部12的变形(压扁)是由于如下原因而产生,即,因承载着超过降伏点或耐力点的负荷而突起部12产生屈曲,从而突起部12开始急剧地压扁。在图6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曲线)的例子(图6所示的平滑的曲线)。如图6所示,关于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第二区域R2中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此外,在第二区域R2中,也可以是负荷实质性地不增大而压扁量增大,也可以是负荷增大并且压扁量增大,还可以是负荷减少并且压扁量增大。如图6所示,上述分布进而还包含第三区域R3,该第三区域R3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二区域R2的一侧,且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第二区域R2中的增大比率。如图6所示,关于上述分布的倾斜角度,第三区域R3中的倾斜角度比第二区域R2中的倾斜角度更陡(大)。此外,在第二轴的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n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所述本体片材的一面,/n所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所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n将对所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并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时,所述负荷与所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n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压扁量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n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的所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n在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7 JP 2018-0606601.一种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
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所述本体片材的一面,
所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所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
将对所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并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时,所述负荷与所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
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压扁量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
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的所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在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还包括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的所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与邻接于所述第一折线部分的第二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折线部分的第三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三区域。


4.如权利要求3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所述负荷为0。


5.如权利要求3至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包括在所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在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修司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