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54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1
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第二子定向耦合器以及至少一个合路器。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第一直通输出端、第一前向耦合端和第一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二直通输入端、第二直通输出端、第二前向耦合端和第二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一直通输入端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直通输出端与第二直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直通输出端与外部元件连接。每一个合路器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同一个合路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子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子定向耦合器中相同性质的耦合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定向耦合器方向性的调节,也降低了耦合器的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
技术介绍
在通信领域,随着4.5G的推进带来的频段增加和带宽的拓宽,多基站共站对检测PA和天线端驻波比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降低驻波比检测的误差,需要在很宽的带宽内实现定向耦合器的高方向性。传统方案实现宽带高方向性的定向耦合器是比较困难,通常的设计思路有两种:一、旨在提高定向耦合自身的带宽,采用特殊的耦合结构实现,例如采用蛇形线四分之一波长耦合器、宽边耦合器等;二、采用多个窄带耦合器和开关矩阵切换,形成时分多工的耦合装置。在传统方案一中,为了实现宽带高方向性,不得不增加耦合器的结构尺寸,甚至增强耦合度从而增加了直通插损,还可能面临不同频段耦合度不同的尴尬局面;传统方案二的耦合器,本质上还是窄带耦合器,无法在同一时刻进行宽带耦合,且传统方案二的耦合器结构复杂,已成为一个有源电路,必须要电源和控制信号才能够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其能够实现耦合器的方向性调节,也能够降低耦合器的结构复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第二子定向耦合器、第三移相器、至少一个合路器以及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第一直通输出端、第一前向耦合端和第一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二直通输入端、第二直通输出端、第二前向耦合端和第二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一直通输入端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直通输出端与第三移相器的输入端相连且第三移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直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直通输出端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合路器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合路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中相同性质的耦合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和/或第二反向耦合端与所述合路器的对应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和/或第二移相器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输出正向输出信号和反向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合路器为两个且包括第一合路器和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第二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二合路器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第四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与第三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与第四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与第一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与第二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移相器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第二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正向输出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第二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和第二前向耦合端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而接地,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与第一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与第二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移相器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二合路器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第四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和第二反向耦合端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而接地,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与第三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与第四分路输入端连接,第二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正向输出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第二子定向耦合器、至少一个合路器以及若干个固定相位的传输线,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第一直通输出端、第一前向耦合端和第一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二直通输入端、第二直通输出端、第二前向耦合端和第二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一直通输入端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直通输出端与第二直通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直通输出端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合路器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合路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中相同性质的耦合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和/或第二反向耦合端与所述合路器的对应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输出正向输出信号和反向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合路器为两个且包括第一合路器和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第二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二合路器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第四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与第三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与第四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与第一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与第二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第二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正向输出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第二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和第二前向耦合端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而接地,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与第一分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与第二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二合路器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第四分路输入端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和第二反向耦合端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而接地,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与第三分路输入端之间通过固定相位的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与第四分路输入端连接,第二合路输出端输出的是正向输出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使用两个较低方向性定向耦合器、移相器或固定相位的传输线、合路器相连接,实现了定向耦合器方向性的调节,也降低了耦合器的结构复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一种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另一种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又一种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一种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另一种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又一种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的驻波比检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具有实施方式一至三的实施例1: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第二子定向耦合器2第一合路器3、第二合路器4、第一移相器5、第二移相器6和第三移相器7。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11、第一直通输出端12、第一前向耦合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第二子定向耦合器(2)、第三移相器(7)、至少一个合路器(3和/或4)以及第一移相器(5)和第二移相器(6)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11)、第一直通输出端(12)、第一前向耦合端(13)和第一反向耦合端(14),所述第二子定向耦合器(2)包括第二直通输入端(21)、第二直通输出端(22)、第二前向耦合端(23)和第二反向耦合端(24),所述第一直通输入端(11)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直通输出端(12)与第三移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且第三移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直通输入端(21)连接,所述第二直通输出端(22)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合路器(3或4)包括两个输入端(31、32或41、42)和一个输出端(33或43),所述合路器(3或4)的两个输入端(31、32或41、42)分别与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14)、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23)、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中相同性质的耦合端(13、23或14、24)相连接,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和/或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与所述合路器(4和/或3)的对应输入端(41和/或32)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5)和/或第二移相器(6)连接,所述合路器(3和/或4)的输出端(33和/或43)输出正向输出信号和反向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第二子定向耦合器(2)、第三移相器(7)、至少一个合路器(3和/或4)以及第一移相器(5)和第二移相器(6)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定向耦合器(1)包括第一直通输入端(11)、第一直通输出端(12)、第一前向耦合端(13)和第一反向耦合端(14),所述第二子定向耦合器(2)包括第二直通输入端(21)、第二直通输出端(22)、第二前向耦合端(23)和第二反向耦合端(24),所述第一直通输入端(11)与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直通输出端(12)与第三移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且第三移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直通输入端(21)连接,所述第二直通输出端(22)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合路器(3或4)包括两个输入端(31、32或41、42)和一个输出端(33或43),所述合路器(3或4)的两个输入端(31、32或41、42)分别与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14)、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23)、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中相同性质的耦合端(13、23或14、24)相连接,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和/或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与所述合路器(4和/或3)的对应输入端(41和/或32)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5)和/或第二移相器(6)连接,所述合路器(3和/或4)的输出端(33和/或43)输出正向输出信号和反向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为两个且包括第一合路器(3)和第二合路器(4),所述第一合路器(3)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31)、第二分路输入端(32)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33),所述第二合路器(4)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41)、第四分路输入端(42)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43),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与第三分路输入端(41)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5)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23)与第四分路输入端(42)连接,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14)与第一分路输入端(31)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与第二分路输入端(32)之间通过第二移相器(6)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33)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第二合路输出端(43)输出的是正向输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一合路器(3),所述第一合路器(3)包括第一分路输入端(31)、第二分路输入端(32)以及第一合路输出端(33),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和第二前向耦合端(23)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8)而接地,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14)与第一分路输入端(31)连接,所述第二反向耦合端(24)与第二分路输入端(32)之间通过第二移相器(6)连接,第一合路输出端(33)输出的是反向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方向性射频耦合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仅为一个第二合路器(4),所述第二合路器(4)包括第三分路输入端(41)、第四分路输入端(42)以及第二合路输出端(43),所述第一反向耦合端(14)和第二反向耦合端(24)均通过连接一个负载(8)而接地,所述第一前向耦合端(13)与第三分路输入端(41)之间通过第一移相器(5)连接,所述第二前向耦合端(23)与第四分路输入端(42)连接,第二合路输出端(43)输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孙兴华薛海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