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49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0
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通过升压电路连接电源,继电器的线圈第二节点通过开关控制电路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升压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储能电容、第一二极管,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一电阻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储能电容的负极经第三电阻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开关控制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第四电阻,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二电阻、稳压管连接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继电器的线圈第二节点,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的驱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生活中的插卡取电开关、触摸门铃,以及轨道交通中的屏蔽门的驱动、电力设备中低压小电流控制高压大电流、变频器及有源电力滤波器电路的预充电保护等。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构成,具有开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当开通继电器时,在触点吸合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电压为触点吸合提供足够的能量,而触点吸合后只需要较低的电压就能使触点保持吸合状态,如果为了保证继电器的可靠开通,在触点吸合时以及触点吸合后一直保持高电压,很容易导致继电器的线圈发热严重,从而造成继电器损坏。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如下:方法一:如图3所示,利用继电器关闭时线圈的短暂续流吸合保持原理,在吸合时通过持续数秒的高电平保证继电器能可靠吸合,继电器吸合后,采用PWM驱动,当PWM波处于波谷时,由线圈的续流特性使继电器仍然保持吸合状态。这种方法虽然能降低继电器线圈的发热,且不需要使用双电压,但是需要在继电器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通过升压电路连接电源,继电器的线圈第二节点通过开关控制电路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一PNP型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储能电容、第一二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一电阻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储能电容的负极经第三电阻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经第二电阻、稳压管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第四电阻,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稳压管的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通过升压电路连接电源,继电器的线圈第二节点通过开关控制电路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一PNP型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储能电容、第一二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一电阻与电源连接,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储能电容的负极经第三电阻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储能电容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节点,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经第二电阻、稳压管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第四电阻,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稳压管的负极、继电器的线圈第二节点,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继电器快速通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占凯徐光健杨自清陈果方浩马辉刘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