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489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电线杆容易受到人为外力的碰撞将作用力传递到电线杆上端固定的柱上断路器,作用力会对柱上断路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问题。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连接机构、复位机构、断路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底部与支架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当电线杆受到外力碰撞的时候,断路装置整体的重量将会进行下坠,固定框架将会进行向下的滑动,对复位机构中的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断路装置受到的作用力得到一定的缓冲,最后弹簧对上端的断路装置进行复位,使得断路装置恢复到初始形状,避免了电线杆上固定的断路器受到外力造成损坏,影响到设备正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
技术介绍
柱上断路器是指在电杆上安装和操作的断路器,各种断路器的力量研究水平和制造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真空断路器不仅仅限于中压电网,而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六氟化硫断路器随有许多优点,如开段能力强、连续开断次数多、可频繁操作、操作噪音小、无火灾危险等,是一种很好的无油化设备。目前柱上断路器设备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大量应用,柱上断路器的箱体内部及四面均需安装大量元件及标准件,目前的安装方法是将断路器的箱体固定于简单的工装平台上,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多半是悬挂在电线杆的半空中,不可避免的是电线杆容易会受到人为外力的碰撞将作用力传递到电线杆上端固定的柱上断路器固定位置会对柱上断路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2)、复位机构(3)、断路装置(5),所述连接机构(2)底部与支架机构(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3)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机构(2)内部位置;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有固定撑架(201)、凹槽A(202)、插孔A(203),固定撑架(201)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A(202),固定撑架(201)底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插孔A(203);所述复位机构(3)顶部固定连接在座板机构(4)内部位置;所述座板机构(4)滑动连接在连接机构(2)内部上方位置;所述断路装置(5)底部与座板机构(4)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2)、复位机构(3)、断路装置(5),所述连接机构(2)底部与支架机构(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3)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机构(2)内部位置;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有固定撑架(201)、凹槽A(202)、插孔A(203),固定撑架(201)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A(202),固定撑架(201)底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插孔A(203);所述复位机构(3)顶部固定连接在座板机构(4)内部位置;所述座板机构(4)滑动连接在连接机构(2)内部上方位置;所述断路装置(5)底部与座板机构(4)顶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1)包括有底板(101)、螺纹孔(102),底板(101)为矩形形状,底板(10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螺纹孔(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A(202)为凸字形状的空槽,连接机构(2)安装状态下,固定撑架(201)底端面与底板(101)顶端面相贴合,螺丝穿过螺纹孔(102)与螺纹孔(10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3)包括有第一垫板(301)、弹簧(302)、第二垫板(303),第一垫板(301)为上窄下宽形状的锥形体,第一垫板(301)顶端面与弹簧(302)底部固定连接,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省同良省云杰李文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三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