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430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防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接地线、触发机构、报警机构、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中继基站、控制机构以及安防系统。所述防盗接地线通过接地线连接电力系统与地极,所述防盗接地线通过感应线连接所述触发机构与地极,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所述报警机构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GPS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所述中继基站,所述中继基站无线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安防系统。它具有报警准确性高、低功耗、取证充分的特点、且与安防系统合作能够通过系统合理迅速的指挥布防,及时的阻止犯罪活动的进行,避免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线路防盗
,尤其涉及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也越来也大,电网的建设规模也日益增大。由于电力系统的线路具有一定的价值,导致电力线路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高压电缆一般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或单端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在一些户外终端由于其防盗水平不足,发生多起接地线被盗割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电缆金属护层对地只有几十伏的感应电压,一旦发生接地电缆被盗等情况,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将由正常运行时的工频感应电压变为悬浮电压,该悬浮电压可能上升到电缆外护套的耐压阈值之上,线路安全受到影响。接地线被盗不会立即影响电力系统电力的供应,因此一般很难察觉,而应用没有接地保护的电力系统从事生产活动,会给电力安全施工带来极大隐患,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对接地电缆防盗割的监测也非常重视,目前也存在有不少方案;通过对电缆周边安装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通过电路特性测量等方式触发相应的报警机构,来发出防盗报警,但实际应用中存在误报情况,或盗贼可以将传感器与接地线分离即可绕过传感器进行盗割工作等重大缺陷,或过程中存在安防系统取证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接地线,其中,所述防盗接地线连接包括并行设置的较粗的接地线和较细的感应线,所述接地线和感应线包裹于绝缘护套中,所述接地线连接电力系统和地极,所述感应线连接触发机构和所述地极;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报警机构;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感应线的断开使得所述触发机构发出使所述报警机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工作的信号输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到GPS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基站连接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连接安防系统,通过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安防系统进行取证、布防。优选的,所述防盗接地线的底端设置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固定两个双孔铜鼻,所述接地线和所述感应线的底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双孔铜鼻,所述双孔铜鼻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地极,所述地极为平口螺旋接地极、圆口螺旋接地极、双簧压紧式接地极或者手握式接地极中的一种;所述防盗接地线的顶端设置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铜鼻,所述接地线的顶端连接所述铜鼻,所述感应线穿出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触发机构。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555多谐振荡器和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于供电模块的正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感应线和电容C4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负极之间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2号引脚和6号引脚连接于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容C1之间,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3号引脚通过电容C3连接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4号引脚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5号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7号引脚连接于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2之间,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8号引脚连接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为声光报警机构。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GPS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通信模块,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3号引脚连接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作为启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触发信号。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GPS模块的位置、时间信息并生成相应报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报文通过所述中继基站上传到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接收的报文信息确定失窃区域、失窃时间。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内存储安防系统的布防区域,所述控制机构根据失窃区域和失窃时间生成所述安防系统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安防系统取证、布防。优选的,所述安防系统包括取证用红外摄像头和协调布防用通信移动终端。优选的,所述通信移动终端包括获取自身定位信息的GPS,所述通信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向所述控制机构发出所在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网络向失窃区域附近的所述通信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所述控制机构将失窃区域,失窃时间发送到所述通信移动终端。优选的,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于转动云台,所述转动云台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每个所述转动云台设置有唯一的云台编码,所述控制机构存储有云台编码与布防区域对应信息,所述控制机构对失窃区域附近的转动云台和红外摄像头发出控制指令。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通过所述感应线的断开作为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条件,且所述感应线与所述触发机构形成独立于电力供电系统部分,能够避免所述接地线的影响,有效的避免误报警的情况发生;通过低功耗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来传递信息,使得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能够长时间运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信息,方便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的持续拓展;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盗窃区域控制所述安防系统中的红外摄像头进行取证,不存在视野盲区限制,避免盗窃者利用视野盲区进行盗窃而导致取证不充分的情况;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通信移动终端发出警报,通过所述控制机构向所述通信移动终端发送失窃位置和时间信息,便于安排工作人员及时布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防盗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触发机构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555多谐振荡器电路逻辑示意图;图5为CC2420芯片与ATmega128L连接示意图;图6为CC2420芯片接线图;图7为控制机构与安防系统总体结构图;图8为红外摄像头与转动云台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1、接地线,12、感应线,13、绝缘护套,21、第二接头,22、第一接头;31、双孔铜鼻,32、铜鼻;41、地极;51、设备箱;61、转动云台,62、红外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接地线、触发机构、报警机构、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中继基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接地线,其中,/n所述防盗接地线连接包括并行设置的较粗的接地线和较细的感应线,所述接地线和感应线包裹于绝缘护套中,所述接地线连接电力系统和地极,所述感应线连接触发机构和所述地极;/n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报警机构;/n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感应线的断开使得所述触发机构发出使所述报警机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工作的信号输出;/n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到GPS模块;/n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基站连接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连接安防系统,通过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安防系统进行取证、布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接地线,其中,
所述防盗接地线连接包括并行设置的较粗的接地线和较细的感应线,所述接地线和感应线包裹于绝缘护套中,所述接地线连接电力系统和地极,所述感应线连接触发机构和所述地极;
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报警机构;
所述触发机构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感应线的断开使得所述触发机构发出使所述报警机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工作的信号输出;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到GPS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基站连接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连接安防系统,通过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安防系统进行取证、布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接地线的底端设置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固定两个双孔铜鼻,所述接地线和所述感应线的底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双孔铜鼻,所述双孔铜鼻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地极,所述地极为平口螺旋接地极、圆口螺旋接地极、双簧压紧式接地极或者手握式接地极中的一种;所述防盗接地线的顶端设置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铜鼻,所述接地线的顶端连接所述铜鼻,所述感应线穿出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触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接地线监控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555多谐振荡器和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于供电模块的正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感应线和电容C4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负极之间串联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2号引脚和6号引脚连接于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容C1之间,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3号引脚通过电容C3连接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4号引脚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5号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555多谐振荡器的7号引脚连接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王延雷孙岩李军峰宋峰张德金刘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夏津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