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39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生成Voronoi图;将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的总负荷,与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将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再次作差;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空心圆中的规划变电站站址,若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重新生成Voronoi图,再做调整,直到调整距离小于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使得选址方法考虑到变电站区域负荷密度以及变电站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选址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的选址规划是电网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今规划的手段仍然更多的是靠手工收集汇总变电站的数据,布局分析靠经验,变电站选址采用的算法不够全面,容易造成新建的变电站轻载或者重载的情况,如何科学的规划变电站的选址,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变电站选址的高效率和准确性是当务之急。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不少基于GIS分析的利用Voronoi图解决变电站选址的算法,该算法适合在GIS的分析中,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问题,利用Voronoi图进行分析,并结合变电站站址的选取原则,来完成变电站的选址。但在这些利用Voronoi图的方法中,有些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区域负荷密度或者变电站容量是不变的,而实际上这两者是变化的,这样就使得得出的规划结果不合理;有些方法虽然解决了区域负荷密度或者是变电站容量不变的限制前提的问题,但没考虑到变电站站址的地理地形因素;这些方法都只是解决了变电站选址的一个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使得选址方法考虑到变电站区域负荷密度以及变电站容量。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1、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S102、由所述原始数据生成Voronoi图;S103、将所述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的总负荷,与所述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S104、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S105、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若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返回步骤S104,直到所述调整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可选的,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包括现状变电站信息和现状规划地块信息;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包括现状变电站站址、现状变电站站址名称、现状变电站负荷能力;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包括现状地块性质、现状地块容积率、现状供电量需求。可选的,所述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包括:将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和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现状变电站承载力分析图,由现状供电量需求确定新建变电站个数,使得变电站的总承载力大于等于所述现状供电量需求。可选的,所述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具体包括:式中,Qb表示变电站分配的负荷,s表示变电站在所述空心圆中的供电区域的面积,S总表示所述空心圆总面积,Q总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总负荷;C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负荷总数与变电站分配的负荷之差,差值越大,则所述空心圆代表的区域越该新建变电站。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具体为:选取所述空心圆中负荷中心位置,所述负荷中心位置为负荷矩最小的位置,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负荷矩为功率与负荷距电源距离的乘积,所述负荷中心为空心圆中心;设置变电站站址权重:wi=Qmax/Q总ρQmax为变电站在所述空心圆内最大可带负荷,Q总表示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ρ表示所述空心圆内的平均密度。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选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第一图像生成单元,用于由所述原始数据生成Voronoi图;站址规划单元,用于将所述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中的总负荷,与所述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第二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调整单元,用于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若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返回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单元,直到所述调整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可选的,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包括现状变电站信息和现状规划地块信息;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包括现状变电站站址、现状变电站站址名称、现状变电站负荷能力;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包括现状地块性质、现状地块容积率、现状供电量需求。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和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现状变电站承载力分析图,由现状供电量需求确定新建变电站个数,使得变电站的总承载力大于等于所述现状供电量需求。可选的,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单元具体计算为:式中,Qb表示变电站分配的负荷,s表示变电站在所述空心圆中的供电区域的面积,S总表示所述空心圆总面积,Q总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总负荷;C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负荷总数与变电站分配的负荷之差,差值越大,则所述空心圆代表的区域越该新建变电站。可选的,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单元还用于选取所述空心圆中负荷中心位置,所述负荷中心位置为负荷矩最小的位置,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负荷矩为功率与负荷距电源距离的乘积,所述负荷中心为空心圆中心;设置变电站站址权重:wi=Qmax/Q总ρQmax为变电站在所述空心圆内最大可带负荷,Q总表示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ρ表示所述空心圆内的平均密度。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由原始数据生成Voronoi图;将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的总负荷,与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将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空心圆中的规划变电站站址,若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再次调整空心圆中的规划变电站站址,直到调整距离小于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本申请通过目标区域缺少的负荷容量确定需要新建的变电站个数,通过计算空心圆负荷与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01、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nS102、由所述原始数据生成Voronoi图;/nS103、将所述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的总负荷,与所述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nS104、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nS105、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若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返回步骤S104,直到所述调整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获取变电站原始数据,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
S102、由所述原始数据生成Voronoi图;
S103、将所述Voronoi图的顶点对应的空心圆的总负荷,与所述空心圆中变电站按面积比例的容量之和作差,选取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对应的区域作为规划变电站站址;
S104、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
S105、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调整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若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的调整距离大于预设精度,则返回步骤S104,直到所述调整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精度,形成最终站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包括现状变电站信息和现状规划地块信息;
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包括现状变电站站址、现状变电站站址名称、现状变电站负荷能力;
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包括现状地块性质、现状地块容积率、现状供电量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选址方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变电站原始数据计算新建变电站个数,包括:
将所述现状变电站信息和所述现状规划地块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现状变电站承载力分析图,由现状供电量需求确定新建变电站个数,使得变电站的总承载力大于等于所述现状供电量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为所述空心圆内的变电站分配对应比例的负荷,再将所述空心圆的总负荷与变电站供电区域在所述空心圆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容量作差,具体包括:






式中,Qb表示变电站分配的负荷,s表示变电站在所述空心圆中的供电区域的面积,S总表示所述空心圆总面积,Q总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总负荷;C表示所述空心圆分配的负荷总数与变电站分配的负荷之差,差值越大,则所述空心圆代表的区域越该新建变电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规划变电站站址与现状变电站站址共同生成加权Voronoi图,具体为:
选取所述空心圆中负荷中心位置,所述负荷中心位置为负荷矩最小的位置,所述空心圆中的所述负荷矩为功率与负荷距电源距离的乘积,所述负荷中心为空心圆中心;
设置变电站站址权重:
wi=Qmax/Q总ρ
Qmax为变电站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斯龙曹华珍臧笑宇王泽涌黄杰韬吴赟佟忠正王哲洪雨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