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37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按停站次数划分的运行列车组;根据划分的运行列车组,确定额外占用区段时间,并进一步确定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根据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和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计算出城际铁路的运输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任意一个特定时间段和客流区段的运输能力计算,尤其适用于时段性明显的城际铁路中高峰小时运输能力的计算,更有利于运营者分析与调整实际运营需求,大大简化了计算步骤,形式简单,易于求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际铁路运用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城际铁路是随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介于城市轨道交通与传统铁路之间的新型区域性交通方式。不同城市之间通过城际铁路实现交通的无缝衔接,是未来发展城市群的核心交通方式。随着城市之间的来往逐渐密切以及交通一体化战略的逐步深入,对城际铁路的需求量也迅速攀升,因此确定一种能够精准评估城际铁路线路运输能力的方法是城际铁路发展的一个关键步骤。传统的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如计算机模拟法与扣除系数法的计算思路都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运输设备潜能为理论依据的,无法保证列车运行的服务质量。而平均最小间隔时间法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缓冲时间,使列车运行图具备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适应城际铁路列车种类单一的特点,应该对列车分组进行新的定义。现阶段仍缺少一种能够适应城际铁路特征的线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按停站次数划分的运行列车组;/n根据划分的运行列车组,确定额外占用区段时间,并进一步确定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n根据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和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计算出城际铁路的运输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按停站次数划分的运行列车组;
根据划分的运行列车组,确定额外占用区段时间,并进一步确定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
根据列车占用运行图总时间和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计算出城际铁路的运输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按停站次数划分的运行列车组,包括:
首先确定城际铁路线路中具有客运乘降功能的中途站数量,根据停站次数n对列车进行分类,然后两两组成(n+1)2种运行列车组,进而根据停站次数得到各类运行列车组对应的数量如下式所示:



其中,式(1)为对列车进行分类得到的停0次列车、停1次列车、停2次列车、…、停n次列车的(n+1)2种运行列车组,下标的两位数分别表示运行列车组中对应两辆列车的停车次数,式(2)为相对应的运行列车组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额外占用区段时间,包括:单独铺画的停站列车额外占用运行图的总停站时间和成组铺画的停站列车额外占用运行图的总停站时间,所述的单独铺画的停站列车额外占用运行图的总停站时间如下式(3)所示:



所述的成组铺画的停站列车额外占用运行图的总停站时间如下式(4)所示:



其中,Tt为列车停站一次额外占用的时间,xij为停i次列车与停j次列车组成的运行列车组数量,n为线路的中间站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最小间隔时间的城际铁路运输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沈洁吴建军尹浩东屈云超孙会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