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蛾公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20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蛾公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原料药由人参、白术、雄蚕蛾等十二味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的蚕蛾公补胶囊能补肾壮阳,养血,填精。用于肾阳虚损,阳痿早泄,性机能衰退。本品质量与质量标准均代表了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新药,具体是指一种补肾壮阳中药蚕蛾公补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蚕蛾公补片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原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收载品种,考虑到原工艺存在缺陷以及胶囊剂更易于崩解,更有利于活性成分快速吸收,美观,容易吞服,而且增加了患者的选择性与依从性。故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二次研发,以新工艺、新剂型制成蚕蛾公补胶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中药新药蚕蛾公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技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蚕蛾公补胶囊能补肾壮阳,养血,填精。用于肾阳虚损,阳痿早泄,性机能衰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本专利技术“倍量”定义重量体积比,单位为g/ml。具体实施例方式(1)处方雄蚕蛾(制)156.25g 人参15.625g 熟地黄75g白术(炒)75g 当归56.25g 枸杞子56.25g补骨脂(盐炙)56.25g菟丝子(盐炙)37.5g淫羊藿37.5g蛇床子37.5g 仙茅37.5g肉苁蓉37.5g以上制成1000粒。(2)制法一以上十二味,人参、白术粉碎成细生药粉,其余雄蚕蛾等十味用50%乙醇(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第三次6倍量)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相对密度1.30~1.40,80℃),加入上述细粉和微晶纤维素40g,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制法二以上十二味,将枸杞子、肉苁蓉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5~1.20(60℃)清膏,其余人参等十味用50%乙醇(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第三次6倍量)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1.15~1.20(60℃)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继续浓缩成稠膏(相对密度1.30~1.40,60℃)加入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3)制剂成型配方的筛选根据胶囊的成型要求,我们以成型难易、内容物的流动性、胶囊崩解时限作为考察指标对成型配方进行筛选,其配方及结果见表1。表1 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配方5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配方,故选择配方5作为胶囊的成型配方。(4)提取溶媒(50%乙醇)用量及提取时间考察①药材吸水(醇)率考察称取雄蚕蛾(制)15.625g、熟地黄7.5g、当归5.625g、枸杞子5.625g、补骨脂(盐炙)5.625g、菟丝子(盐炙)3.75g、蛇床子3.75g、仙茅3.75g、肉苁蓉3.75g、淫羊藿3.75g3份,各加50%乙醇200ml密闭浸泡30分钟,将剩余的50%乙醇倒出,并量取体积,计算吸水(醇)率,结果见表2。表2 药材吸水(醇)者察结果 考察结果表明上述十味药材的吸水(醇)率为203%,故在第一次提取时应考虑多加2倍量的50%乙醇。②评价指标——出膏率、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量●出膏率测定方法称取雄蚕蛾(制)15.625g、熟地黄7.5g、当归5.625g、枸杞子5.625g、补骨脂(盐炙)5.625g、菟丝子(盐炙)3.75g、蛇床子3.75g、仙茅3.75g、肉苁蓉3.75g、淫羊藿3.75g用5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转移至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干,再于80℃减压干燥3小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定重量,计算出膏率(干膏备用)。●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理论板数按补骨脂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补骨脂素对照品和异补骨脂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各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②项下备用干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3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容器及滤渣加甲醇10ml洗涤,洗液并入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分次(10,10,5ml)加热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提取液,低温挥干,残渣加甲醇10ml分次(4,3,3ml)使溶解,定量移入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③验因素水平的选择由于原片剂工艺已经明确了提取次数,故我们选择3个水平,对其未明确的醇提溶媒用量及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测定出膏率、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工艺,因素水平安排见表3。表3 因素水平表 按因素水平表确定的工艺条件安排试验,以上述评价指标分别测定出膏率及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量,结果见表4。表4 提取溶媒用量及提取时间考察试验结果(n=2) *注以每g干膏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量计结果分析由表4可知,不同水平的提取溶媒用量和提取时间对出膏率,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总量影响不大,故从生产实际考虑,选择用50%乙醇(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第三次6倍量)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④放大验证试验称取1/2处方量药材,即雄蚕蛾(制)78.125g、熟地黄37.5g、当归28.125g、枸杞子28.125g、补骨脂(盐炙)28.125g、菟丝子(盐炙)18.75g、蛇床子18.75g、仙茅18.75g、肉苁蓉18.75g、淫羊藿18.75g,3份,按上述确定的工艺进行放大验证,验证结果见表5。表5 放大验证试验结果 *注以每g干膏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量计验证结果表明用50%乙醇(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第三次6倍量)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该工艺稳定可行。质量控制技术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香,味苦。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5g,研细,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20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20ml洗涤,分取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高效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2)取本品内容物5g,研细,加乙醇5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低温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蚕蛾公补胶囊,原料药由雄蚕蛾(制)、人参、熟地黄、白术(炒)、当归、枸杞子、补骨脂(盐炙)、菟丝子(盐炙)、蛇床子、仙茅、肉苁蓉、淫羊藿等药材组成,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比例为:雄蚕蛾(制)156.25人参15.62 5熟地黄75白术(炒)75当归56.25枸杞子56.25补骨脂(盐炙)56.25菟丝子(盐炙)37.5蛇床子37.5g仙茅37.5肉苁蓉37.5淫羊藿37.5(2)辅料包括:   辅料为稀释剂、崩解剂、助流剂等;所述的稀释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硫酸钙、磷酸氢钙、糊精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崩解剂包括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助流剂包括滑石粉、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