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如液晶电视),尤其是超大型尺寸液晶显示器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具有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以及结构简易化等优点,而被大量应用于超大型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组合的反射片、直下式发光源、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直下式发光源包括电路板、灯珠和透镜。使用时,灯珠发出的光线经透镜的折射或反射作用散射出后,通过底部的反射片,再通过表面的扩散板、增亮膜均匀地射出,进而为液晶显示器提供面光源以显示图像等信息。然而,为确保射出光线的均匀性,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需要设置增亮膜等光学膜件,以及透镜等部件,而这些光学膜件和透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还会增加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不利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在超薄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无法满足市场对超薄、超大型液晶显示器的需求。为确保射出光线的均匀性,增大混光距离(OD值,OpticalDistance),现有直下式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背光框架内的电路板、多个灯珠和扩散板,所述电路板和扩散板分别位于所述背光框架的底部和顶部,背光框架的所有内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反射层,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多个所述灯珠规整排布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两个灯珠之间的光距为重叠覆盖设置;所述灯珠包括荧光封装体、位于荧光封装体外侧的透明支架,以及安装于荧光封装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荧光封装体和透明支架的表面均设置有二氧化钛层,以使所述灯珠呈五面180°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背光框架内的电路板、多个灯珠和扩散板,所述电路板和扩散板分别位于所述背光框架的底部和顶部,背光框架的所有内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反射层,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多个所述灯珠规整排布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两个灯珠之间的光距为重叠覆盖设置;所述灯珠包括荧光封装体、位于荧光封装体外侧的透明支架,以及安装于荧光封装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荧光封装体和透明支架的表面均设置有二氧化钛层,以使所述灯珠呈五面180°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灯珠呈矩形阵列布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该矩形阵列中位于同行或同列的相邻两个灯珠的间距L1为3mm-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间距L2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广,谭渭东,李英莲,牛威,陈志标,冯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