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上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位于导光板的上方,所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之间设有光学胶层;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具有扩散膜层,导光板下表面具有反射膜层;所述上片基板的上表面具有上增光膜,在上片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下增光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不同效果的光学膜结合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使背光模组由传统的五层材料结构减少到两层,精简了装配工艺,节约了人员与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和上片基板都选有玻璃,玻璃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且出光亮度更好,因此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
本技术主要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背光模组中,在导光板上方依次有一张扩散膜,一张下增光膜和一张上增光膜。反射膜位于背光模组的底部,并位于导光板的下方。以上背光模组共包含依次层叠的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五层结构,且增光膜、扩散膜、导光版基本上是将相应的效果膜层镀在PET或PC上,因此背光模组厚度较厚,且多层结构使光学效果不佳。在制造工艺工程中需要对五层结构进行贴合对位,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装置可以减少层的数量,且能够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上片基板,所述上片基板位于导光板的上方,所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之间设有光学胶层;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具有扩散膜层,导光板下表面具有反射膜层;所述上片基板的上表面具有上增光膜,在上片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下增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所述上片基板是玻璃基板。进一步的,在反射膜层上背离导光板的一面还设有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和/或上片基板的材质是无机玻璃。进一步的,在上片玻璃基板和上增光膜之间具有第一基础膜层,在上片玻璃基板和下增光膜之间具有第二基础膜层。进一步的,在导光板和扩散膜层之间具有第三基础膜层。进一步的,在导光板和反射膜层之间具有第四基础膜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础膜层、第二基础膜层、第三基础膜层、第四基础膜层为PET材料膜层。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和上片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其厚度范围是0.20~0.30mm。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层、反射膜层、上增光膜、下增光膜中的任意一个其厚度范围是4~20nm。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不同效果的光学膜结合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使背光模组由传统的五层材料结构减少到两层,精简了装配工艺,节约了人员与成本。本技术的导光板和上片基板都选有玻璃,玻璃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且出光亮度更好,因此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片基板、2-导光板、3-光学胶层,4-上增光膜、5-下增光膜、6-扩散膜层、7-反射膜层、8-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附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2。导光板2优选为玻璃导光板,其透过率好。更进一步的,导光板2所用的玻璃为无机玻璃,不仅透过率好,而且机械性能稳定。导光板2上表面具有扩散膜层6。扩散膜层6是使用组合共聚物,通过镀膜工艺而形成在导光板2上表面的一层光学膜层。扩散膜层6成分为组合共聚物加上光扩散微粒,光扩散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组合共聚物中。组合共聚物优选的是丙烯酸树脂。扩散膜层6利用扩散颗粒,扩散导光板出来的光线,让光更加均匀。光扩散微粒可以选用公知的光扩散微粒,只要是具有对可见光具有光扩散效果的光扩散微粒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树脂制成不透明小珠。光扩散微粒与组合共聚物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进入扩散膜层6的光在光扩散微粒中折射并透过光扩散微粒而发生扩散。镀膜方式可以由多种,例如真空热蒸镀、电子束蒸镀、磁控溅射镀膜、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等。导光板2下表面具有反射膜层7。反射膜层7是在导光板2下表面通过镀膜工艺而形成的一层光学膜层。反射膜层7的材料为具有反射光线功能的材料,反射膜层7一般为金属反射膜层。金属反射膜层7优选为镀银膜层,镀银膜层反射率高、使用寿命长。当然,所述反射膜层7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高反射性膜层。反射膜层7将透过导光板漏到下面的光线再反射回去,从而达到减少光损失,增加亮度。为了保护反射膜层7,在反射膜层7外露的表面上还设有保护层8,保护层8位于反射膜层7上背离导光板2的一侧表面。保护层8可以是高分子聚合物层,或者是氧化铝层、氧化钛层、氧化硅层等无机类保护层。在导光板2的上方,设有上片基板1。上片基板1优选的是玻璃材质,玻璃具有良好的光透性。上片基板1的玻璃优选为无机玻璃,不仅透过率好,而且机械性能稳定。在上片基板1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镀有具有增光效果的上增光膜4和下增光膜5。本技术将不同效果的光学膜结合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使背光模组由传统的五层材料结构减少到两层。跟常规的背光结构相比,本技术可减薄厚度达0.2mm以上。根据我们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普通背光减薄后容易出现膜皱、爆灯等不良。如果将上下增光膜层和扩散膜层按次序都镀在导光板的上侧,其与本实施例相比,工艺繁琐复杂,而且膜层之间可能存在干扰。本实施例方案工艺简单,不同膜层不会发生干扰。上增光膜4和下增光膜5分别是在上片基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的一层棱镜图案的光学膜层,功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提高亮度。为了在上增光膜4和下增光膜5上形成常规棱镜图案,可以在上片基板1上先用PET材料镀基础膜(图中未示出),在基础膜上再形成我们需要的棱镜图案。在上片基板1和上增光膜4之间具有第一基础膜层(图中未示出),在上片基板1和下增光膜5之间具有第二基础膜层(图中未示出)。通过在玻璃上先形成基础膜,在基础膜上再镀膜形成图案,达到我们需要的光学效果的光学膜,玻璃的可靠性性能稳定且高温环境下不容易发生形变,且玻璃的硬度各方面较好,可避免光学膜层相关的褶皱等不良,从而可以大程度上杜绝皱膜问题。在导光板和扩散膜层之间具有第三基础膜层。在导光板和反射膜层之间具有第四基础膜层。进一步的,第三基础膜层、第四基础膜层为PET材料膜层。上片基板1和导光板2之间还具有光学胶层3。光学胶层3例如使OCA或者OCR光学胶。导光板2以及上片基板1选用玻璃材质时,玻璃导光板2厚度为0.20~0.30mm。上片基板1厚度为0.20~0.30mm。扩散膜层6、反射膜层7、上增光膜4、下增光膜5的厚度分别为4~20nm。扩散膜层6、反射膜层7、上增光膜4、下增光膜5的厚度分别最薄可达4-5nm。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不同效果的光学膜结合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使背光模组由传统的五层材料结构减少到两层,精简了装配工艺,节约了人员与成本。本技术的导光板和上片基板都选有玻璃,玻璃的光学性能更加稳定,且出光亮度更好,因此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本技术还减薄了背光厚度。根据我们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普通背光减薄后容易出现膜皱、爆灯等不良,通过在玻璃上先形成基础膜,在基础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上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位于导光板的上方,所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之间设有光学胶层;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具有扩散膜层,导光板下表面具有反射膜层;所述上片基板的上表面具有上增光膜,在上片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下增光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上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位于导光板的上方,所述上片基板和导光板之间设有光学胶层;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具有扩散膜层,导光板下表面具有反射膜层;所述上片基板的上表面具有上增光膜,在上片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下增光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所述上片基板是玻璃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反射膜层上背离导光板的一面还设有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和/或上片基板的材质是无机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芬庄少校吴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