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145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结合固态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使用,其由一条线性DNA长双链及固定在其上的一个DNA四面体构成;DNA四面体内部与目标蛋白适配,目标蛋白在DNA四面体的结构内的结合位置可人工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系统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通过电信号分析出蛋白分子过孔时的空间位置以及过孔方向,进一步可控制蛋白的空间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孔检测
,具体涉及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孔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表征溶液中单个分子的通用技术。纳米孔主要分为生物纳米孔和固态纳米孔两类。对于生物纳米孔而言,最常用的是生物蛋白纳米孔,例如α-溶血素(英文简称α-HL)。早期生物纳米孔主要用来检测核酸,但是生物蛋白纳米孔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比较低且自身在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固态纳米孔应运而生。固态纳米孔属于人造纳米孔,它的尺寸可控,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加灵敏且可重复利用,是检测蛋白分子的理想工具。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相比其它传统单分子检测技术而言具有低成本高通量的优势。当一个带电生物分子在外加电场力的作用下电泳穿过纳米孔时,由于其物理占位作用及其与纳米孔壁间的强相互作用,离子电流会产生瞬间变化,表现为短时的尖峰,每个尖峰对应一个易位事件,通过对电流变化以及易位时间的分析可以获取待测分子的带电特性,形状大小以及运动行为等特征。因此,纳米孔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单分子的检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结合固态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由一条线性DNA长双链及固定在其上的一个DNA四面体构成;所述DNA四面体内部与目标蛋白适配,所述目标蛋白在所述DNA四面体的结构内的结合位置可人工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结合固态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由一条线性DNA长双链及固定在其上的一个DNA四面体构成;所述DNA四面体内部与目标蛋白适配,所述目标蛋白在所述DNA四面体的结构内的结合位置可人工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蛋白为凝血酶时,构成所述DNA四面体的四条DNA单链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所示;
SEQIDNO.3为:



SEQIDNO.4为:



SEQIDNO.5为:



SEQIDNO.6为:



当所述目标蛋白为链霉亲和素时,构成所述DNA四面体的四条DNA单链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SEQIDNO.4、SEQIDNO.205、SEQIDNO.206所示;
SEQIDNO.205为:



SEQIDNO.206为: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自组装纳米孔的蛋白行为检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目标蛋白的大小和适配位点设计四条DNA单链,使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成DNA四面体,并能通过碱基互补将DNA四面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杨静赵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