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05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包括供风管、出风罩、供料总管,所述供风管一端与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罩内且其内部的供风通道与出风内腔连通,出风内腔设置在出风罩内部;所述供料总管至少与两根供料分管一端连通,每根供料分管分别与一根过料管的过料内管一端连通,所述过料管固定在供风通道靠近出风内腔一端上,且过料管沿着其轴向上设置有数个连接管头,连接管头内部与过料内管连通,且连接管头内固定有引料头,引料头固定在散药索两端上,散药索上还设置有散料毛;所述引料头、散药索、散料毛均采用高吸水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料内管另一端通过排料支管与排料总管连通,排料总管一端接入存储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家庭、办公、商场等场所必备的设备,其主要是用于将空气进行净化。目前新风系统技术已经日渐趋于成熟,其主要包括空气处理设备、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抽风机等,抽风机将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抽送至空气处理设备内进行过滤、除湿、保湿等操作后,通过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排出至室内,从而完成空气的净化、除湿、保湿等处理。而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室内香薰、精油理疗等产品日益兴起,所谓室内香薰、精油理疗主要是在室内将提炼后的香薰、精油等进行气化散发,从而使得空气内携带相应的成分以起到相应的功能,如驱蚊、缓解疲劳、甚至进行相应的呼吸系统调节(治疗)、增加香氛以使室内人员舒适等。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增加相应的室内香薰、精油理疗设备,这不仅会增加相应的采购、维护、安装成本,而且会占用室内面积,给本来局促的室内造成更加拥挤的布置。因此申请人认为,直接在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上集成可以散发相应香氛、精油、中药成分的功能是可行的,这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在进行供应新风的同时还能够散发中药成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包括供风管、出风罩,所述供风管一端与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罩内且其内部的供风通道与出风内腔连通,出风内腔设置在出风罩内部;所述供风通道内安装有叶轮,叶轮套装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一端穿出供风管后装入泵壳内且与凸轮装配固定,所述泵壳内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内安装有配合压块、蠕动管,所述蠕动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通过进料管与存储腔内的液体介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供料总管一端连通;所述蠕动管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凸轮包括长轴端、短轴端,其长轴端可挤压蠕动管,短轴端不能挤压蠕动管;所述供料总管至少与两根供料分管一端连通,每根供料分管分别与一根过料管的过料内管一端连通,所述过料管固定在供风通道靠近出风内腔一端上,且过料管沿着其轴向上设置有数个连接管头,连接管头内部与过料内管连通,且连接管头内固定有引料头,引料头固定在散药索两端上,散药索上还设置有散料毛;所述引料头、散药索、散料毛均采用高吸水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料内管另一端通过排料支管与排料总管连通,排料总管一端接入存储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压块上设置有与蠕动管卡合装配的配合凹槽,所述蠕动管部分装入配合凹槽内且与之装配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腔设置在存储罐内,存储罐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穿的补料孔,补料孔可通过密封塞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腔内还固定有至少两块导向孔板,两块导向孔板之间构成导向槽,导向槽内卡合、可滑动地安装有浮块,浮块可漂浮在液体介质上且浮块上固定有永磁体制成的磁铁块,所述磁铁块正下方、存储罐外安装有磁簧开关,当磁铁块位于存储腔底部时,其磁力驱动磁簧开关闭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罐安装在供液槽内,供液槽设置在出风罩上且螺栓穿过供液槽的侧壁进入供液槽内与存储罐顶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腔顶部开口,且开口端通过密封盖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内腔远离供风管一端上固定有调节固定杆,调节固定杆通过第一销轴与导风板一端铰接,导风板中间部分通过第二销轴与调节杆铰接,调节杆底部与拉簧一端装配固定,拉簧另一端固定在出风内腔的内壁上;调节杆顶部与拉绳一端装配固定,拉绳另一端穿出出风罩后与绕线轮装配固定,且拉绳可缠绕在绕线轮上;绕线轮套装在绕线轴上且与之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移动装配,绕线轴两端分别穿出轴板,且一端与锁紧轮装配固定、另一端与旋钮装配固定;所述轴板固定在出风罩上且绕线轴与轴板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轴位于旋钮和与旋钮靠近的轴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压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轮与轴板接触面上设置有可相互咬合的凸起、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轴装入电机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直接在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上集成能够散发中药成分的功能,能够实现中药成分随着新风均匀散发,从而节省专门的散发设备。整体集成度更高,符合目前装修中对于空间布局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供风管位于散药索处端面剖视图。图4是凸轮处端面剖视图。图5是绕线轮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包括供风管120、出风罩110,所述供风管120一端与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罩110内且其内部的供风通道121与出风内腔111连通,出风内腔111设置在出风罩110内部;所述供风通道121内安装有叶轮420,叶轮420套装固定在驱动轴411上,驱动轴411一端穿出供风管120后装入泵壳430内且与凸轮460装配固定,所述泵壳430内部设置有挤压腔431,挤压腔431内安装有配合压块450、蠕动管522,所述蠕动管522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441的出口、第二单向阀44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441的进口通过进料管510与存储腔611内的液体介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442的出口与供料总管520一端连通;所述蠕动管522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使用时,驱动轴411带动凸轮460圆周转动,凸轮460的长轴端462间歇性挤压蠕动管522,蠕动管522受到挤压时回向第二单向阀排出介质,而凸轮460的短轴端461与蠕动管522对应时,蠕动管不会被挤压,蠕动管522通过自身弹力复位,从而对进料管510产生负压以将存储腔611内的液体介质吸入蠕动管522,如此往复以将介质不断泵入供料总管520。优选地,所述配合压块450上设置有与蠕动管522卡合装配的配合凹槽451,所述蠕动管522部分装入配合凹槽451内且与之装配固定。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对蠕动管522进行固定,方便凸轮对蠕动管522进行间歇性挤压。所述供料总管520至少与两根供料分管521一端连通,每根供料分管521分别与一根过料管540的过料内管541一端连通,所述过料管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供风管、出风罩,所述供风管一端与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罩内且其内部的供风通道与出风内腔连通,出风内腔设置在出风罩内部;/n所述供风通道内安装有叶轮,叶轮套装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一端穿出供风管后装入泵壳内且与凸轮装配固定,所述泵壳内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内安装有配合压块、蠕动管,所述蠕动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通过进料管与存储腔内的液体介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供料总管一端连通;所述蠕动管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凸轮包括长轴端、短轴端,其长轴端可挤压蠕动管,短轴端不能挤压蠕动管;/n所述供料总管至少与两根供料分管一端连通,每根供料分管分别与一根过料管的过料内管一端连通,所述过料管固定在供风通道靠近出风内腔一端上,且过料管沿着其轴向上设置有数个连接管头,连接管头内部与过料内管连通,且连接管头内固定有引料头,引料头固定在散药索两端上,散药索上还设置有散料毛;所述引料头、散药索、散料毛均采用高吸水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料内管另一端通过排料支管与排料总管连通,排料总管一端接入存储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散发中药成分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供风管、出风罩,所述供风管一端与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罩内且其内部的供风通道与出风内腔连通,出风内腔设置在出风罩内部;
所述供风通道内安装有叶轮,叶轮套装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一端穿出供风管后装入泵壳内且与凸轮装配固定,所述泵壳内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内安装有配合压块、蠕动管,所述蠕动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通过进料管与存储腔内的液体介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供料总管一端连通;所述蠕动管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凸轮包括长轴端、短轴端,其长轴端可挤压蠕动管,短轴端不能挤压蠕动管;
所述供料总管至少与两根供料分管一端连通,每根供料分管分别与一根过料管的过料内管一端连通,所述过料管固定在供风通道靠近出风内腔一端上,且过料管沿着其轴向上设置有数个连接管头,连接管头内部与过料内管连通,且连接管头内固定有引料头,引料头固定在散药索两端上,散药索上还设置有散料毛;所述引料头、散药索、散料毛均采用高吸水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料内管另一端通过排料支管与排料总管连通,排料总管一端接入存储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合压块上设置有与蠕动管卡合装配的配合凹槽,所述蠕动管部分装入配合凹槽内且与之装配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存储腔设置在存储罐内,存储罐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穿的补料孔,补料孔可通过密封塞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风系统出风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存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郭勇沈新鹤路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