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02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铺设在采气井口和集气站之间或集气站与集气站之间的光纤,或沿长输管线铺设的光纤,所述光纤沿集输管路铺设;集气站中设置有控制系统,光纤和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光纤采集的报警数据关闭设置在集输管路上的紧急截断装置,并根据截断管路的阀门故障进行修阀或换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纤检测与集输管线电动紧急截断装置有效结合,及时将集输管线数据信息或井口数据回传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将信息反馈给智能管理系统,售后保障系统运行,保障整体系统正常运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集输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油气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合理的安全管理与应急措施的缺少,致使石油天然气灾害事故频发。大型建设项目在集输管线附近施工,存在对集输管线的入侵。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或者地震导致集输管线断裂或者变形都存在管线泄漏风险。目前长输管线大部分都是人工巡检,防护手段落后,管线渗漏没有好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事故,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管线主要控制阀门为大部分为手动控制,发生灾害事故无法及时关断,也无法及时判断灾害位置,导致事故控制比较滞后。油田上现有的SCADA系统,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缺少数据库分析和智能管理系统,无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有效利用。天然气采气井口长期生产容易造成阀门严重腐蚀,阀门内漏、外漏、阀杆断裂和开关失控,大四通组件钢环密封失效,输气管线存在泄漏、裸露、埋深变化、地质变形等威胁,严重影响采气井口、输气管线的正常生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采气井口和集气站之间或集气站与集气站之间的光纤,或沿长输管线铺设的光纤,所述光纤沿集输管路铺设;集气站中设置有控制系统,光纤和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光纤采集的报警数据关闭设置在集输管路上的紧急截断装置,并根据截断管路的阀门故障进行修阀或换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采气井口和集气站之间或集气站与集气站之间的光纤,或沿长输管线铺设的光纤,所述光纤沿集输管路铺设;集气站中设置有控制系统,光纤和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光纤采集的报警数据关闭设置在集输管路上的紧急截断装置,并根据截断管路的阀门故障进行修阀或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截断装置包括阀体(1-27),阀体(1-27)的高压端连接输气管线的上游管线,阀体(1-27)的低压端连接输气管线的下游管线,阀体(1-27)上连接有阀盖(1-25),阀盖(1-25)上连接有顶盖(1-22),顶盖(1-22)上连接有上盖(1-15),上盖(1-15)上连接有安装底板(1-3),安装底板(1-3)上连接有电机(1-1),上盖(1-15)上通过轴承(1-14)穿插有丝杠螺母(1-12),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键(1-6)连接有小齿轮(1-5),小齿轮(1-5)与连接在丝杠螺母(1-12)上的大齿轮(1-7)啮合,大齿轮(1-7)和丝杠螺母(1-12)通过键连接并用锁紧螺母(1-8)固定,丝杠螺母(1-12)内部穿插有与其配合的丝杠(1-11),丝杠(1-11)底部通过防转支架(1-16)连接至滑套(1-17),滑套(1-17)中设置有滑块(1-18),滑块(1-18)与穿插在滑套(1-17)上的阀杆(1-24)连接,阀杆(1-24)的下部穿过顶盖(1-22)连接至关闭阀芯(1-34),顶盖(1-22)的下部通过悬挂芯(1-31)连接至设置在阀体(1-27)中的阀座(1-28),关闭阀芯(1-34)位于悬挂芯(1-31)内侧,阀座(1-28)中设置有弹簧(1-29),关闭阀芯(1-34)上部设置有与阀杆(1-24)配合的锁紧帽(1-35),顶盖(1-22)的侧壁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上连接有高压截止阀(1-20),检测口上和高压截止阀(1-20)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1)穿过防爆箱(1-2)连接在安装底板(1-3)上;丝杠螺母(1-12)外侧通过第二键(1-13)连接有把手螺母(1-9);丝杠螺母(1-12)顶部连接有丝杠护帽(1-10);阀盖(1-25)通过若干高强度螺栓(1-32)与阀体(1-27)连接,且阀盖(1-25)与阀体(1-27)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环(1-30);安装底板(1-3)上连接有能够将大齿轮(1-7)及小齿轮(1-5)保护起来的护罩(1-4);阀杆(1-24)穿过顶盖(1-2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1),顶盖(1-22)与阀盖(1-2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3),阀座(1-28)和阀体(1-27)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26),关闭阀芯(1-34)上设置有与阀座(1-28)配合的第四密封圈(1-33),阀杆(1-24)下端设置有与关闭阀芯(1-34)配合的第五密封圈(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进行修阀时,采用带压修阀工具,所述带压修阀工具包括连接在井口大四通法兰上的阀门,阀门上部连接有防喷法兰B(2-7),防喷法兰B(2-7)上部通过液压缸短节连接至液压缸(2-12),液压缸(2-12)中穿插设置有堵塞杆,且堵塞杆的上部伸出液压缸(2-12),所述堵塞杆包括堵塞器,堵塞器上部连接有活塞杆(2-23),堵塞器的中心孔及活塞杆(2-23)的中心孔穿插设置有中心杆(2-6),中心杆(2-6)的自由端穿出活塞杆(2-23)的端部,活塞杆(2-23)的端部通过固定螺母(2-24)以及中心杆压帽(2-25)对中心杆(2-6)固定;
所述堵塞器包括与活塞杆(2-23)连接的套管(2-2),套管(2-2)的自由端连接至密封胶桶(2-4),密封胶筒(2-4)的自由端通过堵头(2-3)固定,且中心杆(2-2)的下端与堵头(2-3)螺纹连接;
防喷法兰B(2-7)或液压缸(2-12)上连接有扶正横梁(2-8),堵塞杆上部的活塞杆(2-23)上连接有不丢手横梁(2-11),扶正横梁(2-8)和不丢手横梁(2-1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立柱(2-5)和第二立柱(2-10)连接,所述防喷法兰B(2-7)上设置有放气阀和压力表,且防喷法兰B通过组合密封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2)的上部连接有堵塞器接杆(2-13),堵塞器接杆(2-13)的上部连接有堵塞器上接头(2-18),堵塞器上接头(2-18)的上部通过活动连接组件连接至活塞杆(2-23),堵塞器上部的中空、堵塞器上接头(2-18)的中空、活动连接组件的中空以及活塞杆(2-23)的中空穿插设置有中心杆(2-6),堵塞器接杆(2-13)内部安装有轴套(2-14),堵塞器接杆(2-13)下部连接至套管(2-2),套管(2-2)的自由端连接至密封胶筒(2-4),密封胶筒(2-4)的自由端通过堵头(2-3)固定,轴套(2-14)的上端与中心杆(2-6)连接,下端连接有中心轴(2-15),中心轴(2-15)的自由端穿插设置在套管(2-2)、密封胶筒(2-4)及堵头(2-3)的中空中,且堵头(2-3)与中心轴(2-15)螺纹连接;
堵塞器接杆(2-13)内部为光孔,轴套(2-14)外部为光杆,且轴套(2-14)与堵塞器接杆(2-13)为间隙配合;
所述活动接头组件包括与堵塞器上接头(2-18)连接的活动接头连接头(2-20),活动接头连接头(2-20)通过压帽(2-22)连接至活动接头(2-19),活动接头连接头(2-20)和压帽(2-22)之间设置有活动接头卡环(2-21),活动接头(2-19)与活塞杆(2-23)连接;
堵塞器接杆(2-13)与套管(2-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6),套管(2-2)与中心轴(2-15)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17);
所述活塞杆(2-23)与中心杆(2-6)为间隙配合;
第一立柱(2-5)与扶正横梁(2-8)和不丢手横梁(2-11)之间以及第二立柱(2-10)与扶正横梁(2-8)和不丢手横梁(2-11)之间均通过限位螺母(2-9)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管网全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换阀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带压换阀工具直接进行换阀,或者先采用带压钻孔工具建立新的作业通道,再采用带压换阀工具更换故障阀门;
所述带压换阀工具包括连接在井口大四通法兰上的立柱组件,立柱组件的上部通过扶正横梁(2-8)连接有堵塞杆,所述堵塞杆穿插在液压缸组件中,所述堵塞杆包括堵塞器,堵塞器上部通过堵塞器上接头(2-18)连接至活动连接组件,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登平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九德创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