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99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包括第一中节、若干个第二中节和第一加强圈,所述第二加强圈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上叶片,所述第二中节包括中盘和下叶片,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同,所述中盘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叶片槽,所述中盘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下叶片,所述下叶片的下端设有叶片条,所述下叶片包括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所述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的厚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一中盘和第二中盘的下侧还设有若干个叶片组,所述叶片组设有若干个下叶片,所述叶片组内下叶片的厚度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能够提高贯流风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而且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
技术介绍
贯流风叶由于出风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空调、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等。贯流风叶一般包括有轮盘和多块叶片一体注塑构成,叶片一端与轮盘背面连为一体。现有的贯流风叶一般是一体制成,若出现部分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体,不仅提高了使用成本,也降低了贯流风叶的使用寿命;而且空调或集成吊顶新风系统打开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噪音,这些噪音的产生往往与贯流风叶有着密切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能够提高贯流风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而且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包括第一中节、若干个第二中节和第一加强圈,所述第一中节包括第二加强圈和上叶片,所述第二加强圈内设有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二加强圈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上叶片,所述第二加强圈与上叶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中节包括中盘和下叶片,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同,所述中盘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叶片槽,所述中盘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下叶片,所述下叶片通过注塑与中盘一体成型,所述下叶片的下端设有叶片条,所述叶片条与叶片槽相互卡接,所述下叶片包括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所述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的厚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一中盘和第二中盘的下侧还设有若干个叶片组,所述叶片组设有若干个下叶片,所述叶片组内下叶片的厚度不同,位于最下面第二中节的下端设有第一加强圈,所述第一加强圈上设有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轴套组件。作为优选,所述下叶片和叶片条均为机翼形,所述叶片槽内设有凸起、楔形块和调节件,所述叶片槽内壁一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固定在叶片槽内壁,所述楔形块为弹性楔形块,所述调节件通过凸起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帽、调节颈部、调节尾部,所述调节帽位于叶片槽的上方,所述调节颈部的外壁与凸起的内壁贴合,所述调节尾部位于凸起的下方,所述调节尾部的宽度大于调节颈部。作为优选,所述叶片组的数量设有8-10个,所述叶片组内下叶片的数量设有3-4个。作为优选,所述叶片组的数量设有10个,所述叶片组内下叶片的数量为3个,所述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的面积相同,每个叶片组内下叶片的最厚位置依次为第一下叶片的内侧端、第二下叶片的中间端和第三下叶片的外侧端,每个叶片组内下叶片的最薄位置依次为第一下叶片的外侧端、第二下叶片的内侧端和第三下叶片的中间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个中节,中节的上侧设有中盘,中盘内设有叶片槽,中节的下侧设有叶片,叶片的下端设有叶片条,叶片条插入叶片槽内,安装拆卸方便,可以更换部件,而不需要整体更换,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叶片包括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内侧端、中间端和外侧端的厚度不同,叶片组内的叶片厚度进行有规律的布局设计,有效的改善了风叶叶道内部流动状况,在同风量下有效降低噪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中节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叶片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中节、2-第二中节、3-第一加强圈、11-第二加强圈、12-第一轮毂、13-轴承、14-上叶片、21-中盘、22-下叶片、23-叶片条、24-叶片组、41-凸起、42-楔形块、43-调节件、221-内侧端、222-中间端、223-外侧端、431-调节帽、432-调节颈部、433-调节尾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包括第一中节1、若干个第二中节2和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中节1包括第二加强圈11和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内设有第一轮毂12,所述第一轮毂12上设有轴承13,所述第二加强圈1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与上叶片14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中节2包括中盘21和下叶片22,所述上叶片14和下叶片22相同,所述中盘21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叶片槽4,所述中盘2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下叶片22通过注塑与中盘21一体成型,所述下叶片22的下端设有叶片条23,所述叶片条23与叶片槽4相互卡接,所述下叶片22包括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所述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的厚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一中盘21和第二中盘21的下侧还设有若干个叶片组24,所述叶片组24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厚度不同,位于最下面第二中节2的下端设有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加强圈3上设有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轴套组件,所述下叶片22和叶片条23均为机翼形,所述叶片槽4内设有凸起41、楔形块42和调节件43,所述叶片槽4内壁一周设有凸起41,所述凸起41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楔形块42,所述楔形块42固定在叶片槽4内壁,所述楔形块42为弹性楔形块,所述调节件43通过凸起41固定,所述调节件43包括调节帽431、调节颈部432、调节尾部433,所述调节帽431位于叶片槽4的上方,所述调节颈部432的外壁与凸起41的内壁贴合,所述调节尾部433位于凸起41的下方,所述调节尾部433的宽度大于调节颈部432,所述叶片组24的数量设有8-10个,所述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数量设有3-4个,所述叶片组24的数量设有10个,所述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数量为3个,所述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的面积相同,每个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最厚位置依次为第一下叶片22的内侧端221、第二下叶片22的中间端222和第三下叶片22的外侧端223,每个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最薄位置依次为第一下叶片22的外侧端223、第二下叶片22的内侧端221和第三下叶片22的中间端2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之间需要进行连接时,上方的叶片条23插入下方的叶片槽4内,楔形块42的设置增加了叶片条3与叶片槽4连接的稳定性,拆卸式,向下按住调节件43将楔形块42向叶片槽4内壁方向收缩,拔出叶片条23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可以更换部件,而不需要整体更换,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叶片包括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的面积相同、厚度不同,叶片组24内的叶片厚度进行有规律的布局设计,有效的改善了风叶叶道内部流动状况,在同风量下有效降低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节(1)、若干个第二中节(2)和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中节(1)包括第二加强圈(11)和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内设有第一轮毂(12),所述第一轮毂(12)上设有轴承(13),所述第二加强圈(1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与上叶片(14)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中节(2)包括中盘(21)和下叶片(22),所述上叶片(14)和下叶片(22)相同,所述中盘(21)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叶片槽(4),所述中盘(2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下叶片(22)通过注塑与中盘(21)一体成型,所述下叶片(22)的下端设有叶片条(23),所述叶片条(23)与叶片槽(4)相互卡接,所述下叶片(22)包括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所述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的厚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一中盘(21)和第二中盘(21)的下侧还设有若干个叶片组(24),所述叶片组(24)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厚度不同,位于最下面第二中节(2)的下端设有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加强圈(3)上设有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轴套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节(1)、若干个第二中节(2)和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中节(1)包括第二加强圈(11)和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内设有第一轮毂(12),所述第一轮毂(12)上设有轴承(13),所述第二加强圈(1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上叶片(14),所述第二加强圈(11)与上叶片(14)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中节(2)包括中盘(21)和下叶片(22),所述上叶片(14)和下叶片(22)相同,所述中盘(21)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叶片槽(4),所述中盘(2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下叶片(22)通过注塑与中盘(21)一体成型,所述下叶片(22)的下端设有叶片条(23),所述叶片条(23)与叶片槽(4)相互卡接,所述下叶片(22)包括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所述内侧端(221)、中间端(222)和外侧端(223)的厚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一中盘(21)和第二中盘(21)的下侧还设有若干个叶片组(24),所述叶片组(24)设有若干个下叶片(22),所述叶片组(24)内下叶片(22)的厚度不同,位于最下面第二中节(2)的下端设有第一加强圈(3),所述第一加强圈(3)上设有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轴套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新风系统用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22)和叶片条(23)均为机翼形,所述叶片槽(4)内设有凸起(41)、楔形块(42)和调节件(43),所述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品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