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90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包括雨水井、雨水管和弃流管,雨水管连通于雨水井的侧部,收集管连通于雨水井的侧部,弃流管连通于雨水井的侧部,弃流管的高度小于雨水管的高度,弃流管的高度小于收集管的高度,弃流管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外壁转动安装有挡片,挡片的一侧安装有浮体。本方案在弃流管的内部设置支撑轴、挡片和浮体,雨水通过雨水井的井口和雨水管流入雨水井内部,初始时,雨水流量较小,前期的雨水通过弃流管排出,在下雨中后期时,雨水量较大并在雨水井内的高度升高,产生的浮力推动挡片转动,对弃流管进行遮挡,使得雨水逐渐升高至收集管,使得干净的雨水从收集管排出,运行成本低,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
本申请涉及雨水弃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
技术介绍
降雨时,受下垫面的影响,刚刚汇集起来的雨水即初期径流含有较多的污染物,水质较差,随着降雨的持续,早期的雨水把下垫面的杂物冲洗干净后,中后期的雨水就比较清洁了,水质较好,要收集处理后再利用雨水,自然应该把重点放在中后期洁净的雨水,而把初期较脏的雨水从待处理利用的雨水总量中分离出去,这种把初期雨水分离出去不影响待收集雨水处理的过程,就是雨水初期弃流。目前的弃流装置,一般包括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流装置和弃流池三种形式。自控弃流装置会用到电动阀门装置,需要接电供电,成本高,做法复杂,运行成本高,稳定性没有不用电的纯机械装置好;渗透弃流装置只适用于埋地安装的雨水井、雨水口等部位,渗透的雨水是否能实现受很多因素制约;弃流池需要单独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水池,只适合埋地安装,工程量大,做法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驱动形式的弃流装置运行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雨水井;/n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n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n弃流管,所述弃流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所述弃流管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管的高度,所述弃流管的高度小于所述收集管的高度,所述弃流管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转动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安装有浮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水井;
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
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
弃流管,所述弃流管连通于所述雨水井的侧部,所述弃流管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管的高度,所述弃流管的高度小于所述收集管的高度,所述弃流管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转动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安装有浮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管的内部安装有与所述挡片配合的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外壁安装有与所述挡片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支撑轴相连,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挡片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井型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轴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悦雨水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