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90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2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属于雨水处理领域,包括种植层,种植层的下方设置有地基层,地基层内设置有多个储水室,地基层内位于储水室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种植层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汇水槽道和纵向汇水槽道,横向汇水槽道和纵向汇水槽道的高度低于种植层的高度,且横向汇水槽道与纵向汇水槽道相连通,储水室位于相邻的两个横向汇水槽道之间,横向汇水槽道内设置有多个汇水管,汇水管延伸至地基层内,且汇水管与排水管连通,储水室上设置有用于引水至储水室内的渗水装置。本申请具有便于在降雨量较大时及时排走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雨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在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主要原理时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66388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属于海绵城市领域,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植被层、导水件、滤水层以及储水层,植被层设置在滤水层的顶部,导水件设置在植被层和滤水层之间,储水层设置在滤水层的底部;导水件包括集水部和导流管,集水部和导流管连接,集水部设置为漏斗形,漏斗形的集水部的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和导流管连通;储水层上开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和滤水层连通。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降雨量较大时,雨水无法快速通过滤水层渗入储水层,有可能会发生内涝的现象,对植被造成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层(1),所述种植层(1)的下方设置有地基层(2),所述地基层(2)内设置有多个储水室(3),所述地基层(2)内位于储水室(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种植层(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汇水槽道(11)和纵向汇水槽道(12),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和纵向汇水槽道(12)的高度低于种植层(1)的高度,且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与纵向汇水槽道(12)相连通,所述储水室(3)位于相邻的两个横向汇水槽道(11)之间,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内设置有多个汇水管(5),所述汇水管(5)延伸至地基层(2)内,且所述汇水管(5)与排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层(1),所述种植层(1)的下方设置有地基层(2),所述地基层(2)内设置有多个储水室(3),所述地基层(2)内位于储水室(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种植层(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汇水槽道(11)和纵向汇水槽道(12),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和纵向汇水槽道(12)的高度低于种植层(1)的高度,且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与纵向汇水槽道(12)相连通,所述储水室(3)位于相邻的两个横向汇水槽道(11)之间,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内设置有多个汇水管(5),所述汇水管(5)延伸至地基层(2)内,且所述汇水管(5)与排水管(4)连通,所述储水室(3)上设置有用于引水至储水室(3)内的渗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1)上且位于纵向汇水槽道(1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框(13),所述种植层(1)上位于横向汇水槽道(1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框(14),所述第一过滤框(13)和第二过滤框(14)内均设置有过滤网(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汇水槽道(11)内且位于与汇水管(5)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汇水部(111),所述汇水部(111)整体呈漏斗状,所述汇水管(5)与漏斗状的汇水部(111)的底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华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