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渗水结构以及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89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2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以及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属于房建施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排水管预制,获取施工采用排水管的用量,在排水管上沿其轴向每间隔预设距离开设通孔;在地坪上开挖排水槽;在排水槽中铺设排水管,并在排水管外壁面上包覆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向上依次铺设卵石层、聚酯玻纤网和细石混凝土层;在细石混凝土层和地坪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并使细石混凝土层与地坪保持水平。排水管作为埋设的隐藏式盲管,使得地坪更加平整,保持了美观且又不影响车库的使用功能。采用了以疏代堵的方法,通过将地坪上的水渗入到各排水管之中,再经排水管输送到集水坑中,有效解决了底板发生渗漏水的问题,且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渗水结构以及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的防渗水结构以及地坪施工后的地下室底板防渗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房屋建筑地下结构的面积不断加大,地坪施工完后,因雨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通过地下室底板裂缝渗入到结构层与地坪垫层之间,最终导致地坪起鼓、渗水,地下室会出现大量积水。施工现场地坪渗漏处基本不是底板渗漏处,往往是很难找到具体的渗漏源,现场通常采用注浆封堵,由于地坪、底板厚度过厚注浆达不到底板,封堵地坪治标不治本,渗漏水现象频发,甚至导致整个地坪遭到破坏;或者将整个地坪破除,查找渗漏点后再进行封堵,但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渗水结构以及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坪、底板厚度过厚注浆达不到底板,封堵效果不明显,渗漏水现象频发,以及将整个地坪破除,查找渗漏点后再进行封堵,但成本巨大等问题。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排水管预制,获取施工采用所述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排水管预制,获取施工采用所述排水管的用量,在所述排水管上沿其轴向每间隔预设距离开设通孔;/n步骤二,在地坪上开挖排水槽;/n步骤三,在所述排水槽中铺设所述排水管,并在所述排水管外壁面上包覆土工格栅;/n步骤四,在所述土工格栅上向上依次铺设卵石层、聚酯玻纤网和细石混凝土层;/n步骤五,在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和所述地坪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并使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与所述地坪保持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排水管预制,获取施工采用所述排水管的用量,在所述排水管上沿其轴向每间隔预设距离开设通孔;
步骤二,在地坪上开挖排水槽;
步骤三,在所述排水槽中铺设所述排水管,并在所述排水管外壁面上包覆土工格栅;
步骤四,在所述土工格栅上向上依次铺设卵石层、聚酯玻纤网和细石混凝土层;
步骤五,在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和所述地坪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并使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与所述地坪保持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排水管预制包括:将所述排水管沿其轴向方向将其均匀的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支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管道的分开部分的侧面上开通有若干所述通孔,各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结构,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支管道的轴向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各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预设距离为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包括至少一个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彭胜杰鲁丙奎廖红玉余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