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地下防水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中地下室结构越来越多,人们通常将地下室作为车库、地下车间、甚至居住房等,因此房屋的地下防水尤为重要,其中房屋的地下车库、地下室的防水结构更为关键。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7558505A的中国专利的公布了一种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侧墙及顶层;在地下室地面设置有引水渠;在侧墙上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横断面为U型,导流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于侧墙,导流板顶部及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在顶层的底面设置有防水膜,防水膜为矩形结构,防水膜倾斜设置,防水膜具有顶端、底端及两个侧端,顶端及两个侧端固定连接于顶层,底端连接于导流板的顶部,使得顶层渗漏的水能够沿着防水膜流动至导流板进而流入引水渠。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的缺陷是:利用引流的方式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以此达到防水的效果,但实际并有防水功能,同时渗水的地方长期渗水使得地下室潮湿,进而对建筑地下室具有腐蚀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房屋地下室侧壁的内部防水结构(1)和设置内部防水结构(1)外周侧的外围防水结构(2);/n所述内部防水结构(1)包括顶部预防水层(3)、中级防水层(4)与底部防水层(5),所述内部防水结构(1)底部设有地基防水层(6),所述顶部预防水层底部与中级防水层(4)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中级防水层(4)底部与底部防水层(5)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8),所述地基防水层(6)底外周侧与底部防水层(5)连接处设有第三连接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房屋地下室侧壁的内部防水结构(1)和设置内部防水结构(1)外周侧的外围防水结构(2);
所述内部防水结构(1)包括顶部预防水层(3)、中级防水层(4)与底部防水层(5),所述内部防水结构(1)底部设有地基防水层(6),所述顶部预防水层底部与中级防水层(4)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中级防水层(4)底部与底部防水层(5)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8),所述地基防水层(6)底外周侧与底部防水层(5)连接处设有第三连接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预防水层(3)、中级防水层(4)与底部防水层(5)呈阶梯状向地下室中心逐渐下降设置,所述顶部预防水层(3)包括外扩延伸部件(10)与竖直部件(11),所述外扩延伸部件(10)向外围防水结构(2)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竖直部件(11)呈L型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件(7)包括设置竖直部件(11)底部的水平设置的第一下连接板(13),还包括设置在中级防水层(4)顶部的第一上连接板(12),所述第一上连接板(12)与第一下连接板(13)上下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连接板(13)的顶部设有第一加固槽(14),所述第一上连接板(12)的底部对应第一加固槽(14)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固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板(12)与第一下连接板(13)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槽(16),所述第一立槽(16)设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级防水层(4)横截面呈Z字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8)包括设置在中级防水层(4)底部的第二下连接板(17),还包括设置在底部防水层(5)顶部的第二上连接板(18),所述第二下连接板(17)的顶部设有第二加固槽(19),所述第二上连接板(18)底部对应第二加固槽(19)设置有第二加固块(20),所述第二上连接板(18)上设有对个圆柱孔(21);
所述圆柱孔(21)竖直贯穿第二上连接板(18)设置,所述底部防水层(5)的竖直侧壁上设有水平穿过第二下连接板(17)的加固孔(22),所述加固孔(22)的顶部与圆柱孔(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地下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水层(5)包括竖直设置的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娟,孙良全,陆汉军,茆庆才,王芳,毛亚东,于雄,王岩,杨兆南,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