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形变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二次硬化回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807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度形变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二次硬化回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刀坯固溶处理后进行梯度奥氏体形变处理,将刀坯锻造至成品刀形状,显著细化刃部晶粒的同时,在刀刃处引入大量位错,在采用低温回火的方法,促进纳米级碳化物的弥散析出,采用该方法可以进而提高刀具硬度、耐蚀性、锋利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形变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二次硬化回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获得碳化物强化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工艺,该工艺适用于碳化物强化的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生产过程。
技术介绍
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轴承、液压系统阀芯、刀剪等。国内外这些产品所用高碳马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差异主要源于碳化物的控制水平。以高档厨刀为例,国外高档厨刀中纳米级碳化物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然而,国内刀剪用钢中基本不存在纳米级碳化物,刀具的硬度、耐磨性难以进一步提高,进而影响刀具的锋利性能。由于国产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碳化物控制水平的限制,国内高档厨刀市场几乎被国外知名品牌垄断。尽管近年来中国刀剪企业开发了高品质刀剪用8Cr13MoV等钢种,但国产刀剪在碳化物控制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国外类似刀剪钢中二次碳化物弥散分布于马氏体基体上,而国内高品质刀剪中二次碳化物主要类型为M23C6,硬度低、数量多、尺寸和分布不均匀(尺寸在0.2~2μm),淬火过程中难以控制其细小均匀,无MX型纳米级碳化物。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形变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二次硬化回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刀坯固溶处理后进行梯度奥氏体形变处理,将刀坯锻造至成品刀形状,显著细化刃部晶粒的同时,在刀刃处引入大量位错,在采用低温回火的方法,促进纳米级碳化物的弥散析出,进而提高刀具硬度、锋利性能和使用寿命,其中,所述方法包括:/nS1:采用冷轧板刻出刀坯,对刀坯进行固溶处理;/nS2:对刀坯进行梯度的奥氏体形变处理;/nS3:对刀坯进行低温回火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形变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二次硬化回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刀坯固溶处理后进行梯度奥氏体形变处理,将刀坯锻造至成品刀形状,显著细化刃部晶粒的同时,在刀刃处引入大量位错,在采用低温回火的方法,促进纳米级碳化物的弥散析出,进而提高刀具硬度、锋利性能和使用寿命,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S1:采用冷轧板刻出刀坯,对刀坯进行固溶处理;
S2:对刀坯进行梯度的奥氏体形变处理;
S3:对刀坯进行低温回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固溶处理具体工艺为:将刀坯加热到1100~1130℃保温5~15min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固溶处理前,可采用涂料抗高温氧化涂料刷涂在刀坯表面,防止刀坯在固溶过程中严重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固溶处理后,在刀坯出炉空冷的过程中进行矫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梯度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张杰史成斌李首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