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78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10
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生物反应器,包括旋转培养室和控制培养室轴向旋转的电机动力系统,可连续或间歇操作。旋转培养室由聚碳酸酯隔膜组件隔开,隔膜组件能够实现并促进两侧物质扩散,分隔不同细胞。左侧培养室包含与不锈钢筛网封闭相连的圆柱形内筒,内外筒同向旋转。工作时,干细胞加入左侧培养室,将生长在微球表面的饲养层细胞添加到右侧培养室。培养室轴向旋转,阻力、离心力和净重力保持在平衡状态。两侧培养室提供不同的剪切力场,双筒侧提供低剪切力供干细胞生长,单筒侧提供大剪切力以促进饲养层细胞生长和细胞因子分泌。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常接近人体微环境的培养体系适合工程化种子细胞或组织的大规模扩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生物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特别是指三维动态旋转和不同氧含量条件下应用于干细胞、饲养层细胞或细胞-支架构建物的共同培养和收获,属于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骨髓、脐带血、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关键治疗方法。然而,这些组织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都不可观。此外,免疫相容供体数量不足、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后延迟重建等也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被认为是增加可移植干细胞数量的潜在可行性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是成人造血系统的基础。人体内所有的血细胞皆起源于多能原始造血干细胞的发育、更新和分化。造血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质在于它们能够维持或重建机体造血体系,这些稀有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双重能力。经过不对称分裂,保留一个具备原始干细胞活性的子代干细胞,另一个子代造血祖细胞则向下游分化,最终生成红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粒细胞等。这一功能特性既保证了干细胞池的相对稳定,又实现了足够数量的成熟血细胞的机体循环和功能表达。成体骨髓造血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实体,不同细胞和非细胞参与者间的动态交流维持着造血系统的体内平衡。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和局部微环境参数触发的信号传导机制以及物理信号(例如氧气张力、剪切应力、收缩力和温度)参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休眠、更新、增殖分化和迁移。一种有效扩大造血干细胞数量并离体调节其特性的策略是通过整合可溶性因子、基质细胞和生物材料并结合生物反应器创造的流体力学条件、氧张力和机械性能的空间变化,仿生构建造血微环境的复杂空间组织系统。三维动态仿生造血微环境不仅可以辅助细胞治疗,而且有助于阐明造血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此外,由于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多个位置安装探针不切实际和繁琐,而基于流体动力学技术的商业化软件包ANSYSFLUENT(ANSYS,Canonsburg,PA,USA),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中流体流动及物质传递的模拟,实验方法无法测量到的区域,也能对其进行图视化分析。这便于我们找出一个适合培养种子细胞或者组织的最佳操作范围,节省成本和时间、加快实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三维动态旋转、不同氧含量以及支持性细胞模拟造血微环境,实现造血干细胞和支持性细胞的共同培养和体外收获,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包括电机动力系统和位于培养箱内的旋转培养室。所述的旋转培养室包括外筒1、内筒2、曲面筛网4、左培养室5、右培养室6、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不锈钢筛网11。所述外筒1中部设有曲面筛网4,曲面筛网4边缘与外筒1内壁面贴合,将外筒1分为左培养室5和右培养室6。所述曲面筛网4为S型双侧曲面设计结构,且双侧曲面对称设计,其中,曲面筛网4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获得其特殊构型。所述的曲面筛网4上贴附有聚碳酸酯隔膜,由曲面筛网4支撑并固定隔膜形状。所述隔膜孔径为2μm,S型曲面隔膜可以实现并促进两侧物质扩散,又起到分隔不同细胞的作用,从而便于同时收获两种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所述的内筒2设于左培养室5内,内外筒同向旋转;内筒2左端为开口侧,右端为封闭侧3,内筒封闭侧3固定在曲面筛网4的中心处。所述的左培养室5外周筒壁处开有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右培养室6外周筒壁处开有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其中,两个加样口位于同一侧,两个取样口位于同一侧。为防止细胞或材料外漏,在两个取样口、两个加样口处安装不锈钢筛网11。所述的外筒1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硅胶透气膜12(即左右培养室外侧各安装有硅胶透气膜),细胞培养箱内的氧气通过硅胶透气膜渗透到旋转培养室;两个硅胶透气膜12上均设有一个直径为1mm的排气孔13。工作时,旋转培养室位于细胞培养箱内,电机动力系统则位于细胞培养箱外,旋转培养室与电机动力系统之间通过带状电线连接,由电机动力系统控制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可连续或间歇操作。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阻力、离心力和净重力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为细胞提供了一个低剪切力且高传质速率的微重力环境。另外,反应器的两侧培养室可以提供不同的剪切力场,双筒侧(即左培养室5)可提供较低的剪切力供干细胞生长,单筒侧(即右培养室6)可提供较大的剪切力以促进饲养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因子分泌。将干细胞添加到左侧培养室,将生长在微载体表面的饲养层细胞(例如间充质干细胞)添加到右侧培养室,细胞在培养液中呈自由悬浮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1为无毒、透明且耐高温的聚碳酸酯材料;内筒2和曲面筛网4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取样口、两个加样口的口径为2mm。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是生物学细胞培养常规使用的,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所述培养箱内氧气含量为5%-10%,通过在培养箱内加入CO2和N2来共同调控实现的(例如市面上销售的三气培养箱)。进一步的,所述的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及其支持性细胞(也成为了饲养层细胞),该生物反应器不仅用于造血干细胞的培养,也可以实现其他类型干细胞、细胞-支架复合体等的培养,支持性细胞不仅包括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以由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支持性细胞-支架或微球复合培养物等替代。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培养室的密封系统采用硅橡胶型0型环和轴承为动密封。旋转培养室可通过70%乙醇水溶液三次浸泡,无菌超纯水三次润洗后晾干备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动力系统可调控旋转培养室的转速范围(0-100rpm)。培养室通过电机控制水平旋转,阻力、离心力和净重力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为细胞提供了一个低剪切力且高传质速率的微重力环境。此外,本专利技术借助商业化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15.0,模拟计算了20rpm转速下,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生物反应器内部流体流动以及营养物质浓度分布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检测了此免疫隔离共培养系统的可行性,20rpm转动状态形成的培养环境对于左右侧的细胞而言都是较为适宜的。这种非常接近人体微环境的培养体系适合工程化种子细胞或组织的大规模扩增。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为细胞或组织构建物提供了一个低剪切力且高传质速率的微重力环境,并为两种细胞同时创造不同的剪切力环境,实现干细胞和饲养层细胞的隔离共培养。多参数仿生人体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和原始干细胞活性的维持。这种非常接近人体微环境的培养体系适合工程化种子细胞或组织的大规模扩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物反应器总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物反应器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包括电机动力系统和位于培养箱内的旋转培养室;所述的旋转培养室包括外筒(1)、内筒(2)、曲面筛网(4)、左培养室(5)、右培养室(6)、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n所述外筒(1)为中部设有曲面筛网(4),曲面筛网(4)边缘与外筒(1)内壁面贴合,将外筒(1)分为左培养室(5)和右培养室(6);所述曲面筛网(4)为S型双侧曲面设计结构,双侧曲面对称设置;/n所述的曲面筛网(4)上设有聚碳酸酯隔膜,由曲面筛网(4)支撑并固定隔膜形状;所述隔膜孔径为2μm,S型曲面隔膜可以实现并促进两侧物质扩散,又起到分隔不同细胞的作用;/n所述的内筒(2)设于左培养室(5)内,内外筒同向旋转;内筒(2)左端为开口侧,右端为封闭侧(3),内筒封闭侧(3)固定在曲面筛网(4)的中心处;/n所述的左培养室(5)外周筒壁处开有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右培养室(6)外周筒壁处开有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其中,两个加样口位于同一侧,两个取样口位于同一侧;/n所述的外筒(1)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硅胶透气膜(12),细胞培养箱内的氧气通过硅胶透气膜渗透到旋转培养室;两个硅胶透气膜(12)上均设有排气孔(13);/n工作时,电机动力系统控制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可连续或间歇操作;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阻力、离心力和净重力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为细胞提供一个低剪切力且高传质速率的微重力环境;另外,反应器的两侧培养室可提供不同的剪切力场,双筒侧可提供较低的剪切力供干细胞生长,单筒侧可提供较大的剪切力以促进饲养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因子分泌;将干细胞添加到左侧培养室,将生长在微载体表面的饲养层细胞添加到右侧培养室,细胞在培养液中呈自由悬浮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隔离动态共培养反应器包括电机动力系统和位于培养箱内的旋转培养室;所述的旋转培养室包括外筒(1)、内筒(2)、曲面筛网(4)、左培养室(5)、右培养室(6)、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
所述外筒(1)为中部设有曲面筛网(4),曲面筛网(4)边缘与外筒(1)内壁面贴合,将外筒(1)分为左培养室(5)和右培养室(6);所述曲面筛网(4)为S型双侧曲面设计结构,双侧曲面对称设置;
所述的曲面筛网(4)上设有聚碳酸酯隔膜,由曲面筛网(4)支撑并固定隔膜形状;所述隔膜孔径为2μm,S型曲面隔膜可以实现并促进两侧物质扩散,又起到分隔不同细胞的作用;
所述的内筒(2)设于左培养室(5)内,内外筒同向旋转;内筒(2)左端为开口侧,右端为封闭侧(3),内筒封闭侧(3)固定在曲面筛网(4)的中心处;
所述的左培养室(5)外周筒壁处开有造血干细胞加样口(7)、造血干细胞取样口(9),右培养室(6)外周筒壁处开有饲养层细胞加样口(8)、饲养层细胞取样口(10),其中,两个加样口位于同一侧,两个取样口位于同一侧;
所述的外筒(1)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硅胶透气膜(12),细胞培养箱内的氧气通过硅胶透气膜渗透到旋转培养室;两个硅胶透气膜(12)上均设有排气孔(13);
工作时,电机动力系统控制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可连续或间歇操作;旋转培养室轴向旋转,阻力、离心力和净重力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为细胞提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克东李丽颖聂毅胡雪岩杨延飞刘天庆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