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74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技术领域。该种抗分层树脂通过在树脂料内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阻聚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可对油脂类产生乳化,减少了油脂类物质存在树脂内,减轻分层现象;另外在树脂蒸馏后加入阻聚剂,控制了苯乙烯中的含量,从而防止分层,最后还加入了少量的石粉,避免出现一层透明液体,从而保证了树脂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
,具体为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加入填料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搅浆桶表面出现一层透明液体,即稀释剂分离出来,称作分层,又叫出水。树脂生产中与苯乙烯单体交联不好的物质用量大造成树脂易分层,树脂工艺品厂家会加以控制,但有时为了满足树脂固化的要求,不得不加入该物质,因此,各类工艺品用树脂或多或少都有分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树脂加入填料搅拌后易出现分层的问题,保证了工艺品的质量。(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优选的,所述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优选的,所述增韧剂采用液体丁腈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优选的,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1-3mm。一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体树脂和松香加入到蒸馏釜内,当达到260℃-320℃温度时加入阻聚剂进行搅拌,随后再次加热至260℃-320℃保温3-5min,冷却至80℃-130℃时加入乳化剂进行搅拌;S2,将S1中得到的物料移至反应釜内,加入玻璃纤维搅拌5-10min,随后加入增韧剂和石粉再次搅拌15-20min,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得到树脂。优选的,蒸馏釜内两侧搅拌的时间均为3-5min。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40℃-220℃,石粉采用干燥石粉,且石粉为200目标准筛筛下物。优选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机头温度为185℃~200℃,主机螺杆转速为350r/min~500r/min。(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树脂料内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阻聚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可对油脂类产生乳化,减少了油脂类物质存在树脂内,减轻分层现象;另外在树脂蒸馏后加入阻聚剂,控制了苯乙烯中的含量,从而防止分层,最后还加入了少量的石粉,避免出现一层透明液体,从而保证了树脂的质量;该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工序,便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份、松香10份、玻璃纤维3份、增韧剂4份、阻聚剂0.4份、石粉0.02份、乳化剂0.06份。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增韧剂采用液体丁腈橡胶。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1mm。一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体树脂和松香加入到蒸馏釜内,当达到260℃温度时加入阻聚剂进行搅拌,随后再次加热至260℃保温3min,冷却至80℃时加入乳化剂进行搅拌;S2,将S1中得到的物料移至反应釜内,加入玻璃纤维搅拌5min,随后加入增韧剂和石粉再次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得到树脂。蒸馏釜内两侧搅拌的时间均为3min。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40℃,石粉采用干燥石粉,且石粉为200目标准筛筛下物。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机头温度为185℃℃,主机螺杆转速为350r/min。实施例2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68份、松香17份、玻璃纤维7份、增韧剂9份、阻聚剂1份、石粉0.04份、乳化剂0.12份。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增韧剂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2mm。一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体树脂和松香加入到蒸馏釜内,当达到290℃温度时加入阻聚剂进行搅拌,随后再次加热至290℃保温4min,冷却至110℃时加入乳化剂进行搅拌;S2,将S1中得到的物料移至反应釜内,加入玻璃纤维搅拌8min,随后加入增韧剂和石粉再次搅拌17min,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得到树脂。蒸馏釜内两侧搅拌的时间均为4min。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80℃,石粉采用干燥石粉,且石粉为200目标准筛筛下物。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机头温度为190℃,主机螺杆转速为400r/min。实施例3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93份、松香25份、玻璃纤维12份、增韧剂15份、阻聚剂1.6份、石粉0.06份、乳化剂0.18份。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增韧剂采用聚醋酸乙烯。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3mm。一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体树脂和松香加入到蒸馏釜内,当达到320℃温度时加入阻聚剂进行搅拌,随后再次加热至320℃保温5min,冷却至130℃时加入乳化剂进行搅拌;S2,将S1中得到的物料移至反应釜内,加入玻璃纤维搅拌10min,随后加入增韧剂和石粉再次搅拌20min,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得到树脂。蒸馏釜内两侧搅拌的时间均为5min。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为220℃,石粉采用干燥石粉,且石粉为200目标准筛筛下物。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机头温度为200℃,主机螺杆转速为500r/min。对比实验现有生产厂家根据权利要求1,可以生产出三种抗分层树脂,对三种抗分层树脂与普通树脂进行对比,由表1知,经过实验室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采用液体丁腈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1-3mm。


7.一种抗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金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