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文彬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62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包括电梯主体,第一连接座,第一支撑板,升降轮,进出口,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U型滑轨,维护孔,滑动盖,伸缩门,检修口,检修盖和第一吸附块,所述的第一连接座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座,螺纹管,螺纹杆,转动座和监控摄像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转动座,同时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整螺纹管和螺纹杆的长度,同时调整监控摄像组件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程度也是不断的提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电梯作为一种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为了方便高楼中的人员快速上下,电梯的安装量逐年不断增加,使用人数和使用频率也是年年提高。随着使用总量的不断提高,电梯发生事故的次数也是不断增多,一方面需要设计安全性更高的电梯,另一方面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也是不容忽视。但是单纯的借助提高电梯的设计、安装和电梯的维护保养不能解决电梯所有的安全问题。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或者还是由于突发断电事故导致的电梯困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问题。同时现在的信息化管理落后,维保救援信息的更改不能及时上报给监管部门,在电梯内标注的紧急求救电话不能及时更新,导致电梯故障发生时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得到反馈,被困电梯的乘客不能及时联系上专业人员得到专业的救援指导,被困人员错误自救而引起的二次伤害,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电梯事故现场进行救援,使故障电梯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及时解救被困人员和减少业主因电梯停运导致的损失。而电梯监控系统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实时监控着电梯的运行状态,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着电梯的动态,电梯发生故障后的自动报警,让管理人员及时得到通知,因此电梯监控系统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电梯监控装置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过程中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尘工作和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反射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监控设备的配件进行维护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梯监控装置存在着使用的过程过程中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尘工作和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反射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监控设备的配件进行维护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包括电梯主体,第一连接座,第一支撑板,升降轮,进出口,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U型滑轨,维护孔,滑动盖,伸缩门,检修口,检修盖和第一吸附块,所述的第一连接座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升降轮轴接在第一支撑板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出口开设在电梯主体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安装在电梯主体的内部顶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安装在电梯主体的内部顶端后面;所述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安装在电梯主体的正表面内壁上端;所述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安装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U型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后面左侧;所述的维护孔开设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左侧前面;所述的滑动盖滑动插接在U型滑轨之间;所述的伸缩门分别插接在进出口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检修口开设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检修盖铰链连接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第一吸附块分别镶嵌在检修盖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包括固定座,螺纹管,螺纹杆,转动座,监控摄像组件和防护罩,所述的螺纹管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转动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监控摄像组件螺栓连接在转动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螺纹连接在监控摄像组件的外壁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包括防护板,第一遮挡板,转动板,L型遮挡板和推动板,所述的第一遮挡板螺钉连接在防护板的正表面;所述的转动板分别轴接在防护板的左右两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遮挡板螺钉连接在转动板的正表面;所述的推动板分别螺钉连接在转动板的左右两侧下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包括折射座,折射镜片,固定板,固定孔和第二吸附块,所述的折射镜片镶嵌在折射座的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分别螺钉连接在折射座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吸附块分别镶嵌在折射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包括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第二遮挡板,第二连接座,电源组件和监控配件,所述的第二支撑板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遮挡板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组件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监控配件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检修盖设置在检修口的上端;所述的滑动盖设置在维护孔的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座设置在检修口和维护孔之间。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罩采用下端设置为弧形的透明PVC罩且设置在转动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的外壁下部设置有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内部顶端后面中间位置且设置在电梯主体的后表面内壁上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板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所述的第一遮挡板和L型遮挡板分别采用透明的PVC板。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内部顶端后面左右两侧且设置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吸附块分别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折射座采用长方体的PVC座。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固定孔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前面上部;所述的第二吸附块和电梯主体吸附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遮挡板采用透明的PVC板;所述的电源组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后面;所述的电源组件和监控配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与第二遮挡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的上端左侧前面且设置在维护孔的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螺纹管,螺纹杆,转动座和监控摄像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转动座,同时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整螺纹管和螺纹杆的长度,同时调整监控摄像组件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螺纹杆,转动座,监控摄像组件和防护罩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护罩遮挡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落在监控摄像组件的表面,增加防尘功能。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折射座,折射镜片,螺纹杆,转动座和监控摄像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折射镜片反射电梯主体内部后面的景象,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全面监控工作,防止在监控的过程中出现监控死角。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U型滑轨,维护孔,滑动盖,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座,电源组件和监控配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滑动盖,然后使工作人员上体穿过维护孔对电源组件和监控配件进行维护以及检修工作。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防护板,第一遮挡板,转动板,L型遮挡板,转动座,监控摄像组件和防护罩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包括电梯主体(1),第一连接座(2),第一支撑板(3),升降轮(4),进出口(5),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7),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8),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9),U型滑轨(10),维护孔(11),滑动盖(12),伸缩门(13),检修口(14),检修盖(15)和第一吸附块(16),所述的第一连接座(2)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升降轮(4)轴接在第一支撑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出口(5)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轨(10)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后面左侧;所述的维护孔(11)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左侧前面;所述的滑动盖(12)滑动插接在U型滑轨(10)之间;所述的伸缩门(13)分别插接在进出口(5)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检修口(14)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检修盖(15)铰链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第一吸附块(16)分别镶嵌在检修盖(15)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中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内部顶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7)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内部顶端后面;所述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8)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正表面内壁上端;所述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9)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包括固定座(61),螺纹管(62),螺纹杆(63),转动座(64),监控摄像组件(65)和防护罩(66),所述的螺纹管(62)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座(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6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62)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6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转动座(6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监控摄像组件(65)螺栓连接在转动座(6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66)螺纹连接在监控摄像组件(65)的外壁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包括电梯主体(1),第一连接座(2),第一支撑板(3),升降轮(4),进出口(5),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7),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8),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9),U型滑轨(10),维护孔(11),滑动盖(12),伸缩门(13),检修口(14),检修盖(15)和第一吸附块(16),所述的第一连接座(2)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升降轮(4)轴接在第一支撑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出口(5)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轨(10)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后面左侧;所述的维护孔(11)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左侧前面;所述的滑动盖(12)滑动插接在U型滑轨(10)之间;所述的伸缩门(13)分别插接在进出口(5)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检修口(14)开设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检修盖(15)铰链连接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右侧前面;所述的第一吸附块(16)分别镶嵌在检修盖(15)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中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内部顶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7)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内部顶端后面;所述的可吸附折射镜片结构(8)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正表面内壁上端;所述的可遮挡支撑配件架结构(9)安装在电梯主体(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可旋转调节监控管结构(6)包括固定座(61),螺纹管(62),螺纹杆(63),转动座(64),监控摄像组件(65)和防护罩(66),所述的螺纹管(62)的上端焊接在固定座(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6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62)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6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转动座(6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监控摄像组件(65)螺栓连接在转动座(6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罩(66)螺纹连接在监控摄像组件(65)的外壁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电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防尘防护罩结构(7)包括防护板(71),第一遮挡板(72),转动板(73),L型遮挡板(74)和推动板(75),所述的第一遮挡板(72)螺钉连接在防护板(71)的正表面;所述的转动板(73)分别轴接在防护板(71)的左右两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遮挡板(74)螺钉连接在转动板(73)的正表面;所述的推动板(75)分别螺钉连接在转动板(73)的左右两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宋文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