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毛细管粘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61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WTP-BⅡ型可调恒压毛细管粘度计的改进。在毛细管2的入口端增设一个吸样口7,在其尾端连续连接三个玻璃三通活塞,一个用于选择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测量通道,另一个用于选择压力,第三个用作为排泄、准备、工作、清洗枢纽。增设废液排泄管代替废液池和手动气夹,增设一套水银容器及水银管道,用于测量低切变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测量结果重复性高,可防止操作人员汞中毒,既可测高切变率,又可测低切变率。(*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毛细管粘度计,特别是涉及医疗用自动毛细管粘度计。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溶液的粘度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医疗上,这种粘度计的原理更接近于人体血液流动情况,操作简单,适用于临床实验室使用。最简单的毛细管粘度计是利用被测液体本身的重力作为驱动压差,用被测液作为计时导体的,这种粘度计的缺点是压差小而且不恒定,不可调,毛细管极易堵塞,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差。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公开了一种可调恒压毛细管粘度计(申请号85202964)称为WTP-BII型可调恒压毛细管粘度计,对国际上通用的Coulter粘度计的压差部件作了改进,用单个磨口三通代替了原机的三个玻璃磨口阀门及复杂的玻璃通道,并利用橡皮气囊为正压源代替电动抽气负压源。图l示出了WTP-BII型可调恒压毛细管粘度计原理图。这种粘度计压力恒定,大小可调可测,重复性较好。但是这种粘度计在使用时,血液标本直接进入水银容器内,很快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用很长时间清洗水银,既消耗时间,又极容易发生汞中毒事故,从而影响了该机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毛细管粘度计,简化操作,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毛细管2、玻璃三通、水银容器5和三个计时电极A、B、C所组成的自动毛细管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吸样口7接在毛细管2的入口端,毛细管2的出口端上的玻璃三通活塞8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一个废液缓冲管9和废液排泄管13,此废液排泄管13的下端连接另一个玻璃三通活塞10,此三通活塞10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低切压力管和高切压力管,而废液缓冲管9的上端连接又一个玻璃三通活塞11,此玻璃三通活塞11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另外两个玻璃三通活塞4、4′,其中一个玻璃三通活塞4连接冲洗管道12、水银容器5,连同三个计时电极A、B、C组成毛细管粘度计的高切变测量回路,其中另一个玻璃三通活塞4′连接冲洗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长甸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