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59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纳装置,涉及包装运输技术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容置凹槽,第二表面包括与第一容置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第一表面还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容纳装置包括环绕第一容置凹槽设置的侧壁,侧壁所在平面与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相交,侧壁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本申请中,卡扣结构可避免翻转堆叠的两个容纳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倒扣结构能够在两个容纳装置同向堆叠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下方容纳装置中的产品被压伤,此外,本申请所提供的容纳装置还具备共用性,有利于减小库存压力、降低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运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容纳装置。
技术介绍
吸塑盘也叫吸塑托盘或塑料托盘,多用于电子行业、化妆品行业以及科技产品行业的产品运输或包装,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便于运输等优点,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包装形式。目前,通常采用吸塑成型技术制作吸塑盘,吸塑成型技术是一种热成型加工方法,可利用热塑性塑料片材制造开口塑料壳体制品。具体而言,吸塑成型技术是将塑料片材裁成一定尺寸并加热软化后,借助片材两面的气压差和机械压力,使其变形后敷贴在特定的模具轮廓面上,经过冷却定型、切边修整后即可得到吸塑制品。由于吸塑成型是一个将塑料片向下拉伸不断变薄的过程,太厚的塑料片会造成加热软化困难和贴附定型困难,因而在塑料片厚度受限的情况下,吸塑盘的高度也相应受到限制,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吸塑盘內装物产品的高度。另外,考虑到吸塑盘装载产品的尺寸不同,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对应设计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吸塑盘,从而导致库存压力和管理成本都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容纳装置,能够在提高容纳装置共用性的同时,减小库存压力、降低管理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容纳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当两个所述容纳装置翻转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二卡扣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二/一卡扣进行卡合;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容置凹槽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相交,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朝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凹陷;当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装置同向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所述倒扣结构支撑在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子表面上,所述第一子表面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容纳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容纳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容置凹槽,第二表面包括与第一容置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当两个上述容纳装置翻转堆叠时,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凸起结构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容置凹槽之间可用于装载产品,与单个容纳装置相比,此种设计方式增大了可装载产品的高度,不仅能够提高容纳装置的共用性,也可减小库存压力、降低管理成本。(2)本申请所提供的容纳装置中,第一表面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且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当两个所述容纳装置翻转堆叠时,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二卡扣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二/一卡扣进行卡合,可避免容纳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防止产品受到磨损。(3)本申请所提供的容纳装置还包括环绕第一容置凹槽设置的侧壁,该侧壁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当两个所述容纳装置同向堆叠时,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倒扣结构能够支撑在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子表面上,通过倒扣结构的支撑作用来防止下方容纳装置中的产品被压伤。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一种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翻转堆叠的一种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同向堆叠的一种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翻转堆叠的另一种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中第三凸起结构的一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一种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请结合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容纳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第一表面1包括第一容置凹槽10,第二表面2包括与第一容置凹槽10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20;第一表面1还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10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11,至少两个卡扣结构11包括第一卡扣11a和第二卡扣11b;当两个容纳装置100翻转堆叠时,沿垂直于第一容置凹槽10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100的第一/二卡扣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100的第二/一卡扣进行卡合;容纳装置100包括环绕第一容置凹槽10设置的侧壁12,侧壁12所在平面与第一容置凹槽10的底部所在平面相交,可选的,侧壁12所在平面与第一容置凹槽10的底部所在平面垂直,侧壁12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10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12a,倒扣结构12a朝向垂直于侧壁12的方向凹陷;当至少两个容纳装置100同向堆叠时,沿垂直于第一容置凹槽10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100的倒扣结构12a支撑在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100的第一子表面上S1,第一子表面S1位于侧壁12远离第二表面2的一侧。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纳装置翻转堆叠的一种示意图。如图3所示,对于两个摆放顺序相同的容纳装置100,翻转堆叠是指固定其中一个容纳装置100、然后将另一容纳装置100上下翻转180°后,使两个容纳装置100的第一表面1相对的堆叠方式。具体而言,请结合图1-3,容纳装置100的第一表面1设置有用于装载产品的第一容置凹槽10,当两个上述容纳装置100翻转堆叠时,沿垂直于第一容置凹槽10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当两个所述容纳装置翻转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二卡扣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二/一卡扣进行卡合;/n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容置凹槽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相交,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朝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凹陷;当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装置同向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所述倒扣结构支撑在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子表面上,所述第一子表面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卡扣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当两个所述容纳装置翻转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二卡扣与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二/一卡扣进行卡合;
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容置凹槽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相交,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至少两个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朝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凹陷;当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装置同向堆叠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上方的容纳装置的所述倒扣结构支撑在位于下方的容纳装置的第一子表面上,所述第一子表面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多个第二容置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连通,所述侧壁环绕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及所述第二容置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卡扣结构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两侧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卡扣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不与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及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沿从所述容纳装置的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卡扣沿从同一容纳装置的所述第二表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