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4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衬轻量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包括塑料片体和固定机构,所述塑料片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且塑料片体的顶部连接有衔接轴,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塑料片体的背部,且固定机构的内侧包括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方设置有滑槽,且滑槽通过开槽与塑料片体之间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滑槽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承载条,且承载条的顶部安置有连接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塑料片体进行安置操作时,则通过连接架在滑槽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其插入滑槽,同时,在其凸起部刺毛层与保护套内壁的圆毛层之间进行粘接操作,使得塑料片体与保护套之间的连接力度加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衬轻量化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汽车的应用量非常大,且汽车内衬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内衬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内衬的整备质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现有的汽车内衬用塑料片材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单一的推入将其安置于保护套内,造成保护套与其之间存在相对移动现象,影响该汽车部件的工作效率,并且不具备对清新剂等物品进行安置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塑料片材的技术方案,但大多数只考虑到对塑料片材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进,却没有考虑到作为车门门板内衬作用的塑料片材,在使用过程中杯槽内的水杯容易放不稳,导致杯子内水的渗漏,置物槽内的物品也容易掉落;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包括塑料片体和固定机构,所述塑料片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且塑料片体的顶部连接有衔接轴,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塑料片体的背部,且固定机构的内侧包括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方设置有滑槽,且滑槽通过开槽与塑料片体之间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滑槽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承载条,且承载条的顶部安置有连接架;所述安装孔等距开设于塑料片体的背部,且安装孔与滑槽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所述连接架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等,且连接架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将塑料片体与保护套进行连接操作,在工作人员人工将塑料片体插入至保护套内,并且通过凸块的作用,与保护套内壁的槽孔直接进行匹配,则其两者能够对塑料片体与保护套进行预限位,随后,当塑料片体完全插入保护套内,通过将连接架沿着滑槽内侧滑动,使得其全部插入,并从连接架的底端插入承载条,使得承载条对连接架进行撑起处理,并通过安装孔对连接架的凸起部进行限位工作,则带刺毛层的凸起部与保护套内壁的圆毛层之间进行粘接操作,使得塑料片体与保护套进行连接力度加大,替代传统的通过单一的推入将塑料片体安置于保护套内的方式,避免保护套与其之间存在相对移动现象的缺陷,最后,将该汽车部件与车内的输出端进行连接工作,则完成汽车内衬用塑料片材的安装,同时通过与滑槽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的安装孔的作用,便于对完全深入滑槽内侧的连接架的凸起部进行限位操作,使得连接架与保护套之间更好的进行连接工作,并且在滑槽的作用下,能够对承载条进行安置工作,使得承载条对连接架的底端进行支撑,避免连接架与塑料片体之间产生松动,造成塑料片体损坏。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所述塑料片体的前面设置有安置部,且塑料片体的外侧外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塑料片体之间为注塑连接;所述安置部上设置有杯槽和置物槽;所述杯槽内安装有防滑模块;所述防滑模块包括防滑条、防滑凸起和防滑囊;所述防滑囊设置成球形,防滑囊安装在杯槽底部,防滑囊上开设有一组气孔;所述防滑条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防滑条粘接在杯槽的侧壁上并沿杯槽周向均布;所述防滑条上粘接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采用吸水棉材料制成。工作时,在凸块与保护套内壁的槽孔直接的匹配作用下,使得其两者能够对塑料片体与保护套起到预限位的目的,则提升工作人员后续对该汽车部件的安装工作速度,并且通过在安置部上设置有的杯槽和置物槽的作用,使得塑料片体能够对清新剂等物品进行承载、安置工作,提升该汽车内衬部件的功能性,并且通过防滑模块对放入杯槽内的水杯进行防滑处理,具体的,通过均布的粘接的防滑条和防滑凸起配合,当内部放入杯子时会挤压两侧的防滑凸起以及弹性材料制成的防滑条,两者自身的反弹力会对杯子进行抱紧,使得杯体在杯槽内不易松脱,同时吸水棉制成的防滑凸起会在与杯子接触的过程中吸收杯子外侧的水滴,保证杯子外壁的干燥,同时也能够对杯子外壁进行擦拭,增加杯子外壁的整洁性;当杯子落在杯槽底部时会挤压到底部的防滑囊,所述防滑囊在受挤压的过程中会对先将多余的气体喷出,从而对杯子的外壁再次进行清理,同时也能够利用吹出的气体加速内部的气流流动,使得杯子的外壁的水滴干的更快,进而增强了杯子外壁与防滑凸起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性能,同时底部设有的防滑囊还能够对杯子的底部进行缓冲。优选的,所述防滑囊的外侧固连有一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防滑条一一对应,连接带的另一端分别固连在相对应的防滑凸起的底部。工作时,通过连接带的设置,使得防滑囊更好的固定在杯槽底部,同时在安装时能够预先固定好防滑条和防护凸起,随后使用连接带将防滑囊固定好,最后将防滑模块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杯槽内并粘接,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和便利性;并且当杯子底部挤压防滑囊时会对两侧的连接带以拉力,加速防滑凸起的变形速度,提高了防滑效果,同时也会加速防护囊的变形速度,使得气体冲出的速度更快,清理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置物槽靠近杯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设有一个,且通孔倾斜设置,通孔两端中较低的一端朝向防滑囊,较高的一端位于置物槽的底部。工作时,置物槽内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水滴残留,此时通过设置的通孔,使得内部汇集的水滴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倾斜流入到杯槽内,并子啊防滑囊喷出的气体下加速气流流动,使得内部保持干燥状态,同时防滑囊内喷出的气体会从通孔进行到置物槽内,对置物槽内没有聚集的杂质和水滴进行清理,保证整洁性。优选的,所述置物槽内安装有辅助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弹簧和辅助块;所述辅助块滑动安装在置物槽内,辅助块远离通孔的一端与置物槽的槽壁之通过弹簧连接。工作时,通过辅助模块的设置,能够在物品放入置物槽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从而推动辅助块对物品进行轻微的夹持,从而保证物品平稳的放置、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内壁与塑料片体的外侧相贴合,且保护套的中心线与预留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凸块关于塑料片体的中心线对称,且凸块呈半圆球状结构。工作时,在呈半圆球状结构的凸块的作用下,能够便于对插入保护套内侧的塑料片体的具体位置通过观察直接进行判断操作。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塑料片体进行安置操作时,则通过连接架在滑槽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其插入滑槽,同时,在其凸起部刺毛层与保护套内壁的圆毛层之间进行粘接操作,使得塑料片体与保护套之间的连接力度加大,替代传统的通过单一的推入将塑料片体安置于保护套内,造成保护套与其之间存在相对移动现象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与滑槽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的安装孔的作用,便于对完全深入滑槽内侧的连接架的凸起部进行限位操作,使得连接架与保护套之间更好的进行连接工作,并且在滑槽的作用下,能够对承载条进行安置工作,使得承载条对连接架的底端进行支撑,避免连接架与塑料片体之间产生松动,造成塑料片体损坏。3、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在杯槽内设有的防滑模块,在防滑条、防滑凸起和防滑囊的配合下,既能够实现对杯子外壁的水滴进行吸收,保证杯子外壁的干燥,同时底部设有的防滑囊还能够对杯子的底部进行缓冲,保证杯子的安全;并且倾斜设置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包括塑料片体(1)和固定机构(5),所述塑料片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2),且塑料片体(1)的顶部连接有衔接轴(4),所述固定机构(5)设置于塑料片体(1)的背部,且固定机构(5)的内侧包括有安装孔(5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01)的下方设置有滑槽(502),且滑槽(502)通过开槽与塑料片体(1)之间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滑槽(50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承载条(504),且承载条(504)的顶部安置有连接架(503);所述安装孔(501)等距开设于塑料片体(1)的背部,且安装孔(501)与滑槽(502)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所述连接架(503)的长度与滑槽(502)的长度相等,且连接架(503)与滑槽(502)之间为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包括塑料片体(1)和固定机构(5),所述塑料片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2),且塑料片体(1)的顶部连接有衔接轴(4),所述固定机构(5)设置于塑料片体(1)的背部,且固定机构(5)的内侧包括有安装孔(5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01)的下方设置有滑槽(502),且滑槽(502)通过开槽与塑料片体(1)之间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滑槽(50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承载条(504),且承载条(504)的顶部安置有连接架(503);所述安装孔(501)等距开设于塑料片体(1)的背部,且安装孔(501)与滑槽(502)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所述连接架(503)的长度与滑槽(502)的长度相等,且连接架(503)与滑槽(502)之间为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衬轻量化塑料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3),所述塑料片体(1)的前面设置有安置部(6),且塑料片体(1)的外侧外接有凸块(7),所述凸块(7)与塑料片体(1)之间为注塑连接;所述安置部(6)上设置有杯槽(8)和置物槽(9);所述杯槽(8)内安装有防滑模块;所述防滑模块包括防滑条(81)、防滑凸起(82)和防滑囊(83);所述防滑囊(83)设置成球形,防滑囊(83)安装在杯槽(8)底部,防滑囊(83)上开设有一组气孔(84);所述防滑条(81)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朱良彬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龙盛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