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0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包括两台或多台包布机,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横设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上的横梁结构;上圈装置、下圈装置,所述上圈装置与下圈装置均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横梁结构上;卸圈轨道,钢丝圈存储装置,所述钢丝圈存储装置设置有多个钢丝圈收纳架以及入口;其中,所述卸圈轨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圈装置下圈位置的下方,所述卸圈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钢丝圈收纳架的入口相对应设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实现钢丝圈的上圈动作、包布动作、包布完成后的下圈动作及存储动作的全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即可完成上述动作,进而实现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
技术介绍
据本申请人在轮胎生产设备领域的多年来行业经验所知,目前轮胎厂在对钢丝圈进行包布前的上圈动作、包布完成后的下圈动作及存储动作均是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在连续作业时人工成本高且容易发生安全风险事故;而采用机器人作业时,由于机器人的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降本增效,不适应广泛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包括:两台或多台包布机,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横设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上的横梁结构;上圈装置、下圈装置,所述上圈装置与下圈装置均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横梁结构上;卸圈轨道,钢丝圈存储装置,所述钢丝圈存储装置设置有多个钢丝圈收纳架以及入口;其中,所述卸圈轨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圈装置下圈位置的下方,所述卸圈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钢丝圈收纳架的入口相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上圈装置通过啮合方式沿所述横梁结构的长度方向往往复移动。优选地,所述下圈装置通过啮合方式沿所述横梁结构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或多台包布机,第一支撑结构(31)、第二支撑结构(32),横设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上的横梁结构(33);以及上圈装置(1)、下圈装置(5),所述上圈装置(1)与下圈装置(5)均移动的直接或间接设置在所述横梁结构(33)上;以及卸圈轨道(6)、钢丝圈存储装置(7),所述钢丝圈存储装置(7)设置有入口、以及多个钢丝圈收纳架(71);其中,所述卸圈轨道的一端(61)设置在所述下圈装置(5)下圈位置的下方,所述卸圈轨道的另一端(62)与所述入口相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或多台包布机,第一支撑结构(31)、第二支撑结构(32),横设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上的横梁结构(33);以及上圈装置(1)、下圈装置(5),所述上圈装置(1)与下圈装置(5)均移动的直接或间接设置在所述横梁结构(33)上;以及卸圈轨道(6)、钢丝圈存储装置(7),所述钢丝圈存储装置(7)设置有入口、以及多个钢丝圈收纳架(71);其中,所述卸圈轨道的一端(61)设置在所述下圈装置(5)下圈位置的下方,所述卸圈轨道的另一端(62)与所述入口相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装置(1)通过啮合方式沿所述横梁结构(33)的长度方向往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圈装置(5)通过啮合方式沿所述横梁结构(33)的长度方向往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下圈装置(5)下圈位置下方的卸圈轨道一端(61)高于所述卸圈轨道的另一端(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存储装置(7)设置有用于驱动钢丝圈收纳架(71)移动的收纳架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圈全自动包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装置(1)包括:第一动力源(11)、第二动力源(12)、第三动力源(13)、两个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