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大厚度刚性气凝胶构件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凝胶构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具有耐高温、轻质、良好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新型飞行器等型面、舱体等部位结构复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耐振动,柔性气凝胶隔热毡掉粉严重,振动性能不好,难以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具有一定形状的刚性气凝胶隔热材料,能够保证气凝胶型面与金属舱体型面贴合良好,在使用过程中能耐振动、冲击等苛刻要求。由于现有的气凝胶构件大多是先通过成型模具来定位定型纤维体、然后将溶胶通过专用浸渍设备通入到模具中、接着用溶胶浸渍定型纤维体成形出来的,但由于现有的成型模具存在结构设计不足的情况,易导致气凝胶构件存在成型不稳定的情况,从而易导致气凝胶构件出现厚薄不均、开裂、粗糙度差的情况,同时溶胶利用率低;且现有的气凝胶构件成型方法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存在操作难度大,加工费时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大尺寸、大厚度刚性气凝胶构件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尺寸、大厚度刚性气凝胶构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准备:制备成型模具(1)、真空浸渍装置(2)、定型纤维体(3)、若干柔性棉毡、高压釜、溶胶;所述成型模具(1)包括凸模体(11)、凹模体(12)、两个定位销(13)、若干锁定螺栓(14),所述凸模体(11)与凹模体(12)由碳钢或模具钢或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并在凸模体(11)与凹模体(12)表面上镀锌或镀Cr,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设有凸模部(111),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第一修边槽(112),并使第一修边槽(112)环绕凸模部(111),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大厚度刚性气凝胶构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制备成型模具(1)、真空浸渍装置(2)、定型纤维体(3)、若干柔性棉毡、高压釜、溶胶;所述成型模具(1)包括凸模体(11)、凹模体(12)、两个定位销(13)、若干锁定螺栓(14),所述凸模体(11)与凹模体(12)由碳钢或模具钢或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并在凸模体(11)与凹模体(12)表面上镀锌或镀Cr,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设有凸模部(111),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第一修边槽(112),并使第一修边槽(112)环绕凸模部(111),所述凸模体(11)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并使第一导流槽(113)与第二导流槽(114)分别位于凸模部(111)的左右两侧,还使第一导流槽(113)与第二导流槽(114)分别延伸至凸模体(11)的左右表面上,以及使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均与第一修边槽(112)相连通,所述凸模体(11)的上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呈条形的第一浸胶槽(115),并使各第一浸胶槽(115)均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第一浸胶槽(115)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凸模体(11)的前后表面上,各第一浸胶槽(115)的宽度为10~20mm,各第一浸胶槽(115)的深度为5~20mm,各第一浸胶槽(115)的槽底均匀地开设若干贯穿至凸模部(111)上的第一浸胶孔(116),并使同一第一浸胶槽(115)中的各第一浸胶孔(116)沿着第一浸胶槽(115)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各第一浸胶孔(116)的孔径为3~6mm,同一第一浸胶槽(115)中相邻两个第一浸胶孔(116)的间距为30~100mm,所述凹模体(12)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模部(121),所述凹模体(1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第二修边槽(122),并使第二修边槽(122)环绕凹模部(121),所述凹模体(12)的上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流槽(123)、第四导流槽(124),并使第三导流槽(123)与第四导流槽(124)分别位于凹模部(121)的左右两侧,还使第三导流槽(123)与第四导流槽(124)分别延伸至凹模体(12)的左右表面上,以及使第三导流槽(123)、第四导流槽(124)均与第二修边槽(122)相连通,所述凹模体(12)的下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呈条形的第二浸胶槽(125),并使各第二浸胶槽(125)均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第二浸胶槽(125)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凹模体(12)的前后表面上,各第二浸胶槽(125)的宽度为10~20mm,各第二浸胶槽(125)的深度为5~20mm,各第二浸胶槽(125)的槽底均匀地开设若干贯穿至凹模部(121)上的第二浸胶孔(126),并使同一第二浸胶槽(125)中的各第二浸胶孔(126)沿着第二浸胶槽(125)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各第二浸胶孔(126)的孔径为3~6mm,同一第二浸胶槽(125)中相邻两个第二浸胶孔(126)的间距为30~100mm,所述凸模体(11)盖装在凹模体(12)的上表面上,在凸模部(111)与凹模部(121)之间形成有成型腔(100),两个定位销(13)的直径为6~20mm,两个定位销(13)并排插装在凸模体(11)上,并使两个定位销(13)分别位于凸模部(111)的前后两侧,还使两个定位销(13)插装在凹模体(12)上,各锁定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福,李勇,李思武,杨斌,熊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荣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