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放大X射线诱导光电子相衬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47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放大X射线诱导光电子相衬成像装置,它包含X射线源,其特征在于沿x射线前进方向依次是待测样品、光电子转换器、加速阳极、电磁放大透镜组、CCD,该CCD的输出连计算机,光电子转换器位于待测样品之后,与待测样品的距离Z↓[2]为:Z↓[2]=0.49Z↓[1]/(λU↑[2]Z↓[1]-0.49)式中:λ-X射线波长,U-物体空间频率,Z↓[1]-待测样品和X射线源的距离。所述的光电子转换器、加速阳极、电磁放大透镜组和CCD都装在一真空系统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具有硬X射线高穿透性能,又兼备了光电子能有效放大的特性,可实时地、快速地观察自然活体状态下生物体、各种材料的位相分布。(*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X射线相衬成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放大X射线诱导光电子相衬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用于成像已有100年的历史,已成为医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早期的X射线成像技术,是根据样品的密度分布差异、组成以及厚度的不同,来获得像的衬度。但在硬X射线范围,诸如生物体软组织、聚合物及碳纤维等以轻元素为主的物体吸收极小,产生的对比度也很小。对于这类弱吸收物体,硬X射线的位相移动却很大。近年来,随着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源及X射线激光的迅猛发展,位相衬度成像已经成为国际上成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医学诊断、生物和材料研究等领域有显著的优越性,极具推广应用的潜力。当X射线穿透物质时,它的位相变化给出了产生位相衬度的可能性。目前世界上几个研究小组探讨新的X射线成像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干涉法、衍射法及类同轴全息成像法分别对、和2进行测量。其中,Wilkins等人给出的一种非常简单的、基于菲涅尔衍射的X射线相位成像方法特别引人注意,它实质上就是X射线同轴盖柏全息的记录,亦称之为X射线相位直接成像(参见在先技术S.W.Wilkins,T.E.Gureyev,D.Ga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放大X射线诱导光电子相衬成像装置,它包含X射线源(1),其特征在于沿x射线前进方向依次是待测样品(2)、光电子转换器(3)、加速阳极(4)、电磁放大透镜组(5)、CCD(6),该CCD(6)的输出连计算机(7),而光电子转换器(3)位于待测样品(2)之后,与待测样品(2)的距离Z↓[2]为:Z↓[2]=0.49Z↓[1]/λU↑[2]Z↓[1]-0.49式中:λ-X射线波长,U-物体空间频率,Z↓[1]-待测样品(2)和X射线源(1)的 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鸿奕陈建文朱化凤李儒新徐至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