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及轮胎硫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47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及轮胎硫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轮胎硫化加热系统和降温系统,所述方法是利用轮胎硫化过程中高温蒸汽产生的凝结水对高压氮气输送管道内的高压氮气进行加热,充分利用了凝结水的余热,使得通入硫化机的氮气温度高达80~90℃,减少了硫化过程中高温蒸汽的通入,节省了硫化时间,降低了轮胎硫化成本;避免了轮胎硫化过程中急剧降温对轮胎内部结构造成的损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降温系统中冷却罐中的冷却水充分利用了汽化器内液氮的冷媒,降低冷却水温度的同时又能将汽化器内的液氮转换为气态,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及轮胎硫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氮气硫化
,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及轮胎硫化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硫化是轮胎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现在大部分的轮胎厂都在使用氮气硫化。氮气硫化就是在轮胎硫化机模具内的橡胶胶囊内先通入200~220℃的高温高压蒸汽升温后,再充入高压氮气进行增压,以达到高温高压的硫化条件;由于在硫化过程中一直有高温蒸汽对轮胎模具的外温气室进行加热,会产生大量的凝结水,凝结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余热浪费,还增加了轮胎硫化的成本;而且由于高压氮气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多,在将高压氮气通入胶囊内的时候,高压氮气会迅速降低胶囊内高温蒸汽的温度,急剧降温对轮胎的内部结构影响很大。另外,在轮胎硫化的过程中由于各设备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对其降温;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水冷的方式降温,由于一般的冷却水温度与室温差不多,导致降温效果不好,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及轮胎硫化方法,所述系统利用高温蒸汽产生的凝结水的余热对高压氮气输送管道中的氮气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减少了高温蒸汽的通入,降低了轮胎硫化成本,提高了轮胎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包括高温蒸汽系统、氮气系统、硫化机,高温蒸汽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氮气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压氮气,所述氮气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液氮罐、液氮增压泵、汽化器以及高压氮气储罐,高压氮气储罐通过高压氮气输送管道与硫化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外围设置一凝结水换热夹套,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上设置有凝结水进水端和凝结水出水端,所述凝结水进水端利用管道通过疏水器与硫化机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压氮气输送管道设置为盘管式,增加受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所述节能增效系统还包括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罐,所述冷却水罐通过输出管道与需要降温的设备连接,用于对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罐通过循环泵连接一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均与冷却水罐连接,且其管身缠绕在汽化器外围;冷却水罐内的冷却水经冷却水管流经汽化器,利用汽化器内的低温液氮降低冷却水管中冷却水的温度,降温后的冷却水回到冷却水罐对动力站中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同时汽化器内液氮吸收冷却水和环境的温度转化为气态氮气。优选地,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上凝结水出水端的位置高于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上端面,保证凝结水换热夹套内的凝结水能够充分对高压氮气储罐内的氮气换热,凝结水出水端通过输出管路与软化水制备系统连接,将换热后的凝结水软化处理后重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方法,所述方法利用上述系统实现,具体的:(1)将液氮通过液氮增压泵增压至2.8~3MPa后通入汽化器,汽化器吸收冷却水和环境温度将液氮转换成气态氮气,储存至高压氮气储罐;同时汽化器内的液氮将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冷却水回到冷却水罐为系统中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2)利用高温蒸汽对轮胎模具的外温气室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会产生90~100℃的凝结水,凝结水经疏水器进入凝结水换热夹套,与高压氮气输送管道内的高压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温度可达80~90℃;(3)向硫化机轮胎胶囊内通入200~220℃的高温蒸汽,快速升温;(4)打开高压氮气储罐与硫化机之间的阀门,通氮气保压,待压力达到2.3~2.6MPa,保压结束后进行排压、抽真空、启模操作。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高温蒸汽的通入时间为15~20分钟。优选地,步骤(4)中通氮气保压时间为28~3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温蒸汽产生的凝结水对高压氮气输送管道进行加热,充分利用了凝结水的余热,使得通入硫化机的氮气温度高达80~90℃,减少了高温蒸汽的通入,节省了硫化时间,降低了轮胎硫化成本;避免了轮胎硫化过程中急剧降温对轮胎内部结构造成的损害;且与高压氮气输送管道换热后的凝结水经过软化处理后可重复利用,使得凝结水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降温系统中冷却罐中的冷却水充分利用了汽化器内液氮的冷媒,既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又将汽化器内液氮转换为气态,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节能增效系统的原理图;其中,1-高温蒸汽系统;2-硫化机;3-氮气系统;301-液氮罐;302-液氮增压泵;303-汽化器;304-高压氮气储罐;305-高压氮气输送管道;4-凝结水换热夹套;401-凝结水进水端;402-凝结水出水端;5-冷却水罐;501-冷却水管;502-循环泵;6-疏水器;7-控制阀;8-真空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绝非仅限于此。以下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中只展示出了部分主要结构,其他结构及连接方式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节能增效系统,包括高温蒸汽系统1、氮气系统3、硫化机2,蒸汽系统1通过管道向硫化机2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氮气系统3通过管道向硫化机2通入高压氮气,所述氮气系统3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液氮罐301、液氮增压泵302、汽化器303、高压氮气储罐304以及设置在相应管道上的若干控制阀7。高压氮气储罐304通过高压氮气输送管道305与硫化机2连接,高压氮气输送管道305设置为盘管式,在该盘管式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外围设置一凝结水换热夹套4,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4上设置有凝结水进水端401和凝结水出水端402,所述凝结水进水端401利用管道通过疏水器6与硫化机2连接(硫化机2内的凝结水通过疏水器6排入凝结水换热夹套4),凝结水换热夹套4上凝结水出水端402的位置高于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上端面,保证凝结水换热夹套内的凝结水能够充分与高压氮气储罐内的氮气换热,凝结水出水端402软化水制备系统连接,将换热后的凝结水软化处理后重复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节能增效系统还包括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罐5,所述冷却水罐5通过输出管道与动力站中需要降温的设备连接,用于对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所述冷却水罐5通过循环泵502连接一冷却水管501,所述冷却水管501的两端均与冷却水罐5连接,且其管身缠绕在汽化器303外围;冷却水罐5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501流经汽化器303,利用汽化器303内的低温液氮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同时汽化器303吸收冷却水和环境的温度将汽化器303内的液氮转化为气态氮气,降温后的冷却水回到冷却水罐5对动力站中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汽化器30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包括高温蒸汽系统、氮气系统、硫化机,高温蒸汽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氮气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压氮气,所述氮气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液氮罐、液氮增压泵、汽化器、高压氮气储罐以及对应设置在相应管道上的控制阀,高压氮气储罐通过高压氮气输送管道与硫化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外围设置一凝结水换热夹套,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上设置有凝结水进水端和凝结水出水端,所述凝结水进水端利用管道通过疏水器与硫化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硫化动力站的节能增效系统,包括高温蒸汽系统、氮气系统、硫化机,高温蒸汽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氮气系统通过管道向硫化机通入高压氮气,所述氮气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液氮罐、液氮增压泵、汽化器、高压氮气储罐以及对应设置在相应管道上的控制阀,高压氮气储罐通过高压氮气输送管道与硫化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外围设置一凝结水换热夹套,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上设置有凝结水进水端和凝结水出水端,所述凝结水进水端利用管道通过疏水器与硫化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氮气输送管道设置为盘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增效系统还包括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罐,所述冷却水罐通过输出管道与需要降温的设备连接,用于对需要降温的设备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罐通过循环泵连接一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均与冷却水罐连接,且其管身缠绕在汽化器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换热夹套上的凝结水出水端的位置高于高压氮气输送管道的上端面;且凝结水出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彦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岱星金属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