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迎莉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及脱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31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及脱水处理方法,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承托圆盘、第二承托圆盘、离心筒、螺旋进给杆、电机架、驱动电机、传动皮带和进料管,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承托圆盘,矩形槽的内部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承托圆盘,离心筒位于第一承托圆盘和第二承托圆盘之间,且离心筒的两端与第一承托圆盘和第二承托圆盘侧壁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离心筒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旋进给杆,螺旋进给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承托圆盘的内部,螺旋进给杆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承托圆盘上,第二承托圆盘的另一端中心位置连接有进料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清理滤孔特性,且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机械,泥浆的分离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及脱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及脱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泥浆浓缩主要是指利用重力特点将出泥含固率有效提高,如果单纯利用重力浓缩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污水中的有机物会因微生物的作用而腐败变臭,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卫生状况。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当利用重力浓缩池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94%~96%后,需要利用污泥脱水设备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80%以下,以利于后期的运输及处置工作。当前常见的污泥脱水设备有带式压滤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和板框压滤脱水机。但是目前市场的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a.由于传统的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在使用过程中泥浆中的污泥颗粒被高速甩出,部分污泥颗粒将会附着在滤孔的周围,导致滤孔的作用半径减小,影响泥浆水中的分离效率,严重时,会造成滤孔堵塞,导致分离工序无法正常执行;b.现有的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均采用水平放置,使得在泥浆在分离作业完毕后,部分泥浆中的水依然残留在离心筒内,致使泥浆的分离不够充分。<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承托圆盘(2)、第二承托圆盘(3)、离心筒(4)、螺旋进给杆(5)、电机架(6)、驱动电机(7)、传动皮带(8)和进料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承托圆盘(2),矩形槽的内部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承托圆盘(3),离心筒(4)位于第一承托圆盘(2)和第二承托圆盘(3)之间,且离心筒(4)的两端与第一承托圆盘(2)和第二承托圆盘(3)侧壁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离心筒(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旋进给杆(5),螺旋进给杆(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承托圆盘(2)的内部,螺旋进给杆(5)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承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泥浆脱水机,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承托圆盘(2)、第二承托圆盘(3)、离心筒(4)、螺旋进给杆(5)、电机架(6)、驱动电机(7)、传动皮带(8)和进料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承托圆盘(2),矩形槽的内部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承托圆盘(3),离心筒(4)位于第一承托圆盘(2)和第二承托圆盘(3)之间,且离心筒(4)的两端与第一承托圆盘(2)和第二承托圆盘(3)侧壁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离心筒(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旋进给杆(5),螺旋进给杆(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承托圆盘(2)的内部,螺旋进给杆(5)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承托圆盘(3)上,第二承托圆盘(3)的另一端中心位置连接有进料管(9),位于第一承托圆盘(2)一端的螺旋进给杆(5)外壁焊接有从动齿轮,支撑底座(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电机架(6),电机架(6)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端安装有传动皮带(8),传动皮带(8)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在从动齿轮上;
所述离心筒(4)的内部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41);
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套(11),支撑底座(1)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套(12),且第一轴套(11)和第二轴套(12)分别套接在螺旋进给杆(5)的左右两端;
所述第二承托圆盘(3)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的一端与进料管(9)连通,第二承托圆盘(3)的内部周向开设有活动圆孔(32),活动圆孔(3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槽(33),第一圆槽(3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齿块(34),第二承托圆盘(3)的侧壁焊接有承托圆柱(35);
所述第一承托圆盘(2)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接孔(21),第一承托圆盘(2)内部周向开设有淤泥出孔(22),第一承托圆盘(2)的内侧壁周向开设有活动圆槽(23),活动圆槽(2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圆槽(24),第二圆槽(2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齿块(25);
所述螺旋进给杆(5)的内部一端开设有进料槽(51),进料槽(51)的一端与通孔(31)的另一端相连,螺旋进给杆(5)位于第二承托圆盘(3)一端的端面处开设有插接槽(54),且螺旋进给杆(5)的一端通过插接槽(54)插接在承托圆柱(35)的外壁,进料槽(51)的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出料孔(52),螺旋进给杆(5)的另一端插接在插接孔(21)内,位于插接孔(21)一端的螺旋进给杆(5)外壁焊接有L型联动杆(53);
所述离心筒(4)的外侧位置设置有清洗辊(4a),清洗辊(4a)的外壁等间距焊接有锥形清洗凸块(4b),锥形清洗凸块(4b)与滤孔(41)为配合结构,清洗辊(4a)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插杆(4c),且两个所述插杆(4c)分别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迎莉
申请(专利权)人:吴迎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