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
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能的建筑节能,就是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建筑节能主要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所使用的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主要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屋顶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景观用水、蓄水冲厕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地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包括节能建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建筑本体(1)的顶部设有房顶(2),所述房顶(2)的周沿均开设有环形的流水槽(3),所述流水槽(3)的槽口朝上,所述流水槽(3)上设有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流水槽(3)的底侧端面上设有流水管(4),所述流水管(4)和流水槽(3)内部连通,所述流水管(4)背向流水槽(3)一端上设有净化筒(6),所述净化筒(6)中空设置,所述净化筒(6)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净化网(7),所述净化网(7)滑动设置在净化筒(6)内并和净化筒(6)内壁抵触,所述净化筒(6)由顶端敞口的筒体(61)和位于筒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包括节能建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建筑本体(1)的顶部设有房顶(2),所述房顶(2)的周沿均开设有环形的流水槽(3),所述流水槽(3)的槽口朝上,所述流水槽(3)上设有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流水槽(3)的底侧端面上设有流水管(4),所述流水管(4)和流水槽(3)内部连通,所述流水管(4)背向流水槽(3)一端上设有净化筒(6),所述净化筒(6)中空设置,所述净化筒(6)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净化网(7),所述净化网(7)滑动设置在净化筒(6)内并和净化筒(6)内壁抵触,所述净化筒(6)由顶端敞口的筒体(61)和位于筒体(61)顶端的筒盖(62)组成,所述筒盖(62)与筒体(61)抵触,所述筒盖(62)朝向净化网(7)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朝向净化网(7)一端和净化网(7)铰链连接,所述筒盖(62)朝向净化网(7)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滑轮(10),所述滑轮(10)上套设有滑动绳(11),所述滑动绳(11)一端和净化网(7)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净化筒(6)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筒(6)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筒盖(62)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净化筒(6)的下方设有用于对雨水进行储存的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和净化筒(6)之间设有通水管(16),所述通水管(16)一端和净化筒(6)连通,另一端和储水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流水槽(3)上的粗过滤网(5),所述粗过滤网(5)位于流水槽(3)的槽口处并覆盖住整个流水槽(3)的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3)的内底壁均倾斜设置,所述流水管(4)位于流水槽(3)内底壁的最低处并穿过流水槽(3)和流水槽(3)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栓接在净化筒(6)侧壁上的多个驱动气缸(13),所述驱动气缸(13)竖直设置,所述筒盖(6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源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