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46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5
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挡水板、设置在挡水板一侧的集水箱,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水板靠近集水箱一端低于所述挡水板远离集水箱一端,所述集水箱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挡水板上的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所述集水箱内,所述集水箱内连接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设置在所述墙体内,所述通水管道靠近所述集水箱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本申请具有实现对屋内的降温,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公告号为cn2182923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保温墙体,包括保温墙主体、第一外防护板和第二外防护板,第一外防护板和第二外防护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保温墙主体的两侧侧壁上,第一外防护板上设置有绿植盒,绿植盒滑动连接在第一外防护板上。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墙体单独提高保温效果,当屋内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通过打开高功率空调来实现降温,耗费大量电能,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当屋内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通过打开高功率空调来实现降温,耗费大量电能,浪费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挡水板、设置在挡水板一侧的集水箱,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水板靠近集水箱一端低于所述挡水板远离集水箱一端,所述集水箱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挡水板上的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所述集水箱内,所述集水箱内连接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设置在所述墙体内,所述通水管道靠近所述集水箱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集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通水管道进入墙体内部,水的比热容较高,在需要保温时,填满管道的水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在屋内需要降温时,可以通过让通水管道内的水流动,带走热量,进一步实现对屋内的降温,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可选的,所述通水管道呈“s型设置,所述通水管道一端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设置在墙体靠近地面一侧,所述流体出口出设置有第二阀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型的管道可以提高雨水和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在雨水流动时对墙面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可以方便控制雨水在通水管道内的流动还是静止。

7、可选的,所述通水管道一侧设置连通有自来水管道,所述自来水管道靠近所述通水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或在通水管道一侧设置自来水管道,可以在集水箱未收集到雨水时,通过用自来水代替雨水,从而方便墙体内的降温。

9、可选的,所述流体出口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和远离所述流体出口一端和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道和水泵可以是雨水进行循环使用,进一步节约水资源,节能环保。

11、可选的,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和所述挡水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光伏板一侧的连接杆、驱动连接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水板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板可以吸收太阳能,从而方便提供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的基础供电。

13、可选的,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墙体一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挡水板靠近墙体一侧低于所述挡水板远离墙体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可以方便雨水流进集水箱,进一步方便雨水的收集,并且可以减小下雨时,雨水从另一侧掉落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集水箱远离所述墙体一侧设置有真空集热管,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箱侧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集热管可以对真空集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从而在需要时可以获取热水。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可以通过集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通水管道进入墙体内部,水的比热容较高,在需要保温时,填满管道的水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在屋内需要降温时,可以通过让通水管道内的水流动,带走热量,进一步实现对屋内的降温,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9、2.s型的管道可以提高雨水和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在雨水流动时对墙面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可以方便控制雨水在通水管道内的流动还是静止;

20、3.通过或在通水管道一侧设置自来水管道,可以在集水箱未收集到雨水时,通过用自来水代替雨水,从而方便墙体内的降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2),所述雨水收集机构(2)包括挡水板(3)、设置在挡水板(3)一侧的集水箱(4),所述挡水板(3)倾斜设置,所述挡水板(3)靠近集水箱(4)一端低于所述挡水板(3)远离集水箱(4)一端,所述集水箱(4)一侧设置有进水口(41),所述挡水板(3)上的雨水通过进水口(41)进入所述集水箱(4)内,所述集水箱(4)内连接有通水管道(5),所述通水管道(5)设置在所述墙体(1)内,所述通水管道(5)靠近所述集水箱(4)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5)呈“S型设置,所述通水管道(5)一端设置有流体出口(7),所述流体出口(7)设置在墙体(1)靠近地面一侧,所述流体出口(7)出设置有第二阀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5)一侧设置连通有自来水管道(9),所述自来水管道(9)靠近所述通水管道(5)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7)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11),所述回流管道(11)和远离所述流体出口(7)一端和所述集水箱(4)连通,所述回流管道(11)上设置有水泵(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上设置有光伏板(13),所述光伏板(13)和所述挡水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14),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固定连接在光伏板(13)一侧的连接杆(15)、驱动连接杆(15)转动的驱动电机(16),所述连接杆(15)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水板(3)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靠近所述墙体(1)一侧设置有导流槽(17),所述挡水板(3)靠近墙体(1)一侧低于所述挡水板(3)远离墙体(1)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远离所述墙体(1)一侧设置有真空集热管(18),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板(19),所述密封盖板(19)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箱(4)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2),所述雨水收集机构(2)包括挡水板(3)、设置在挡水板(3)一侧的集水箱(4),所述挡水板(3)倾斜设置,所述挡水板(3)靠近集水箱(4)一端低于所述挡水板(3)远离集水箱(4)一端,所述集水箱(4)一侧设置有进水口(41),所述挡水板(3)上的雨水通过进水口(41)进入所述集水箱(4)内,所述集水箱(4)内连接有通水管道(5),所述通水管道(5)设置在所述墙体(1)内,所述通水管道(5)靠近所述集水箱(4)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5)呈“s型设置,所述通水管道(5)一端设置有流体出口(7),所述流体出口(7)设置在墙体(1)靠近地面一侧,所述流体出口(7)出设置有第二阀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5)一侧设置连通有自来水管道(9),所述自来水管道(9)靠近所述通水管道(5)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10)。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袁明凯张洪庆虞哲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源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