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23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屏蔽罩的内部空间高度,以使屏蔽罩的内部可以布局具有较大高度的电子器件。该屏蔽罩包括屏蔽框、屏蔽盖和屏蔽膜;屏蔽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屏蔽框围成有贯穿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的空腔,屏蔽盖用于可拆卸覆盖第一端的端面,且屏蔽盖上对应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屏蔽膜覆盖于屏蔽盖的外表面的开口处,且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用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7月29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699642.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终端屏蔽罩和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不同功能单元的电子器件之间若无屏蔽结构,则高频、低频电路之间由于电磁辐射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屏蔽结构后,可以防止屏蔽结构内部电路向外辐射电磁波及屏蔽结构外部电磁波进入其内部,从而达到不影响周围其他电路且不受周围电路影响的效果。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屏蔽罩,如图1所示,屏蔽罩包括屏蔽框01和屏蔽盖02,屏蔽框01具有第一表面001以及背离该第一表面001的第二表面002,屏蔽框01围成有贯穿第一表面001和第二表面002的空腔03,如图2所示,屏蔽框01的第一表面001焊接于电路板04上,电路板04上的电子器件05容纳于空腔03内,屏蔽盖02扣合于屏蔽框01的第二表面002,以将电子器件05罩设于空腔03内,当屏蔽罩的总高度一定时,屏蔽罩内部空间的高度有限,从而限制了屏蔽罩内部可布局的电子器件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屏蔽罩的内部空间高度,以使屏蔽罩的内部可以布局具有较大高度的电子器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罩,包括屏蔽框、屏蔽盖和屏蔽膜;屏蔽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屏蔽框围成有贯穿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的空腔,屏蔽盖用于可拆卸覆盖第一端的端面,且屏蔽盖上对应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屏蔽膜覆盖于屏蔽盖的外表面的开口处,且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固定连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包括屏蔽框、屏蔽盖和屏蔽膜,屏蔽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屏蔽框围成有贯穿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的空腔,屏蔽盖用于可拆卸覆盖第一端的端面,因此,在使用屏蔽罩时,可以将屏蔽框的第二端的端面固定于电路板上,并将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容纳于空腔内,然后将屏蔽盖覆盖于屏蔽框的第一端的端面上,以将电子器件罩设于空腔内,从而对电子器件起到屏蔽作用。又由于屏蔽盖上对应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屏蔽膜覆盖于屏蔽盖的外表面的开口处,且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固定连接,因此,当屏蔽罩的高度一定时,屏蔽罩内部空间的高度受屏蔽膜的厚度的影响,屏蔽膜越薄,屏蔽罩内部空间的高度越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屏蔽盖的壁厚,本申请实施例中屏蔽膜的厚度可以设计得较薄,因此能够提高屏蔽罩的内部空间的高度,使屏蔽罩的内部可以布局具有较大高度的电子器件。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包括绝缘基材和形成于绝缘基材上的金属层。由于金属层的材料价格通常较高,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蔽膜采用绝缘基材作为基膜来成型金属层,金属层的厚度可以设置得非常薄,金属层的用料较少,因此可以降低屏蔽膜的用料成本。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绝缘基材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金属层的材料为铜。聚酰亚胺和聚酯薄膜的韧性较高,且耐高温,耐摩擦,能够提高绝缘基材的结构强度。铜的导电性能较优,能够提高金属层的屏蔽效果。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为金属膜。此结构的屏蔽膜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的材料为铜。铜的导电性能较优,能够提高屏蔽膜的屏蔽效果。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的稳定性较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之间通过激光点焊方式固定连接。激光点焊方式不需要填充焊料,焊接速度高,接点可靠,工件变形小,成型美观。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与开口处的屏蔽盖边沿之间通过导电胶固定连接。在采用导电胶进行固定连接时,无需加热,操作简单,方便。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盖的外表面对应开口的位置设有沉槽,屏蔽膜位于该沉槽内。这样,可以避免屏蔽膜因凸出屏蔽盖的外表面而影响屏蔽盖的外观。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膜的外表面与屏蔽盖的外表面平齐。这样,可以避免屏蔽膜因凸出屏蔽盖的外表面而影响屏蔽盖的外观,同时,可以使屏蔽罩具有较大高度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屏蔽罩的内部可以布局具有较大高度的电子器件。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选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屏蔽盖包括顶壁和围绕该顶壁的内表面的边沿一周设置的侧壁,顶壁的内表面与侧壁的内表面围成卡槽,屏蔽框的第一端能够卡接于卡槽内。这样,屏蔽盖可以采用扣合方式可拆卸连接于屏蔽框的第一端,采用扣合方式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效率较高,由此能够提高屏蔽盖与屏蔽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效率。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电子器件和屏蔽罩,电子器件连接于电路板上,屏蔽罩为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屏蔽罩,屏蔽罩的屏蔽框的第二端的端面固定于电路板上,电子器件位于屏蔽框的空腔内,屏蔽罩的屏蔽盖可拆卸覆盖于屏蔽框的第一端的端面上。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屏蔽罩与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屏蔽罩相同,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图5或图6所示,包括电路板2、电子器件3和屏蔽罩1,电子器件3连接于电路板2上,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罩1,屏蔽罩1包括屏蔽框11、屏蔽盖12和屏蔽膜13;屏蔽框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0和第二端200,屏蔽框11围成有贯穿第一端100的端面和第二端200的端面的空腔14,如图4、图5或图6所示,屏蔽框11的第二端200的端面固定于电路板2上,电子器件3位于空腔14内,屏蔽盖12可拆卸覆盖于屏蔽框11的第一端100的端面,且屏蔽盖12上对应空腔14的位置设有开口15,屏蔽膜13覆盖于屏蔽盖12的外表面的开口15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框、屏蔽盖和屏蔽膜;/n所述屏蔽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屏蔽框围成有贯穿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空腔,所述屏蔽盖用于可拆卸覆盖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且所述屏蔽盖上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屏蔽膜覆盖于所述屏蔽盖的外表面的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屏蔽膜与所述开口处的所述屏蔽盖边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9 CN 20191069964281.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框、屏蔽盖和屏蔽膜;
所述屏蔽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屏蔽框围成有贯穿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空腔,所述屏蔽盖用于可拆卸覆盖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且所述屏蔽盖上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屏蔽膜覆盖于所述屏蔽盖的外表面的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屏蔽膜与所述开口处的所述屏蔽盖边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包括绝缘基材和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材上的金属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为金属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的材料为铜。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庆李明川杨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