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扫描仪的内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2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扫描仪的内部散热结构,主要由外壳、散热片和密封结构件组成内部空气流动系统,通过散热片直接接触带走LED灯的热量,为了良好的内部空气流动系统,需要将风扇进风口与出风口两侧进行密封隔绝,散热片导风口设置在靠近芯片区域附近,这样在风从导风口出去的途中将芯片区域的热量带走,从而将芯片区域和LED灯的热量导至散热片,最终由风扇排到壳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扫描仪的内部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内部散热结构,尤其适合应用于口腔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口腔扫描仪凭借体积小、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特点,正一步步取代传统的硅胶印模模式。狭小的空间,芯片和光源带来的高热量以及塑料壳极差的散热性能,种种因素表明散热将成为内部结构设计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主流的方案是通过风扇将内部的热量排出去或者将外部的冷空气吸进来的方式,但由于口腔扫描仪小巧轻便的特点,决定了内部的风扇只能选择尺寸较小的风扇,相应的风力也是极其的有限,且芯片位置往往不在风扇附近,因此光靠风扇并不能有效解决散热问题。本技术介绍一种散热结构方案,最大化利用风扇所带来的空气流动的优势,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利用率低导致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利用风扇带来的空气流动,形成一种内部空气循环系统,并最终通过散热片将热空气带出去。本技术所设计的内部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形成空气流动的风扇和内部空气流动系统,其中内部空气流动系统由密封结构件、散热片、密封泡棉以及外壳的进出风口组成。冷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到扫描仪内部,通过内部流动系统带走主要热源如芯片和LED的热量,最终热量被散热片吸收并被风扇排出去,大大提升的散热效果。上述的内部散热结构,内部空气流动系统由密封泡棉和密封结构件与外壳配合,将外壳进出风口密封隔开,同时散热片作为最终的出风口。上述的内部散热结构,由于散热片通过空气流动吸收了内部的大部分热量,因此需要散热片与风扇直接相连,风扇安装在散热片导风口末端,最大化带走散热片的热量,以保证散热效果。上述的内部散热结构,散热片的导风口面靠近芯片区域,其他远离芯片区域的导风口面做封口处理以确保内部流动系统经过芯片区域,最终由风扇带走热量。上述的内部散热结构,散热片直接贴在LED板的背面,直接带走LED产生的大部分热量,然后由风扇排出壳外。本技术优点在于散热效果优秀,即使芯片远离风扇区,也能通过内部独特的空气流动系统带走芯片的热量,而LED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则直接被散热片吸收,经风扇排出。同时不增加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片的三维轴测图。图中1、芯片区域,2、扫描仪外壳,3、镜片支架,4、LED板,5、散热片,6、风扇,7、结构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的结构件有散热片5和结构密封件7,LED板安装于镜片支架3上,后面紧靠散热片5,主要热源LED的热量大部分将被散热片吸收,散热片右侧为风扇6,直接将这部分热量带出去。图示外壳2上面为进风口,右边为出风口,风从进风口进入后,由于结构密封件7的存在,进来的风只能从散热片导风口处出去,为了更好的让风经过芯片区域1,需要将散热片到的下面的导风口面进行密封(见图2),只留左边的导风口。这样风在从导风口出去的时候就一定经过芯片区域1,如此可带走芯片的大部分热量,最后在散热片处经风扇排出。除了带走芯片区域的热量外,大部分光能所产生的热量也能被带走。通过内部流动系统、散热片和风扇的组合,达到了最佳的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扫描仪的内部散热结构,主要由外壳(2)、散热片(5)和密封结构件(7)组成内部空气流动系统,同时散热片(5)与LED板(4)直接接触,风扇又直接装于散热片(5)的安装面,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件(7)将风扇的进出风口两端隔开,风从进风口进入后只能从散热片(5)的导风口出去,这样就构成了内部空气流动系统,同时散热片(5)导风口末端为风扇(6)安装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扫描仪的内部散热结构,主要由外壳(2)、散热片(5)和密封结构件(7)组成内部空气流动系统,同时散热片(5)与LED板(4)直接接触,风扇又直接装于散热片(5)的安装面,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件(7)将风扇的进出风口两端隔开,风从进风口进入后只能从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才力李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易维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吕才力李荣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