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1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该接口电路包括耳机座子、控制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开关单元与耳机座子连接,可以实现对不同标准的耳机插头的兼容,给用户使用和选择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机接口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3.5mm耳机插头分为3种,分别为3段式耳机、4段式OMTP标准耳机和4段式CTIA标准耳机,而对于不同标准的耳机插头,其内部座子构造和定义不同,在使用不相匹配的座子和插头时,会带来失真、串扰等问题,给用户使用和选择带来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不同标准的耳机插头给用户使用和选择带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机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包括耳机座子、控制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引脚,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1引脚,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开关引脚,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1引脚,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信号引脚;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引脚,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4引脚,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信号引脚;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包括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第二开关引脚,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4引脚,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接地。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耳机座子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左声道输出信号引脚;所述耳机座子的第3引脚和所述控制芯片的右声道输出信号引脚。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该接口电路还包括一第一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耳机座子的第5引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一电阻为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耳机侦测引脚连接,用于检测耳机插头是否插入所述耳机座子。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耳机座子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2引脚,所述第二弹片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3引脚,所述第三弹片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1引脚,所述第四弹片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4引脚;其中,所述耳机座子的第5引脚与第2引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分别与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右声道、接地和麦克风对应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分别与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和接地对应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分别与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右声道和接地对应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HI3751ARBCV5600N0N。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耳机接口电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接口电路包括耳机座子、控制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本技术通过多个开关单元与耳机座子连接,可以实现对不同标准的耳机插头的兼容,给用户使用和选择带来了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3段式耳机接口的插头示意图。图2为4段式CTIA接口标准的插头示意图。图3为4段式OMTP接口标准的插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耳机接口电路的模块架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耳机座子对应耳机插头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及显示装置,适用于带有耳机接口的设备,例如,电视机、电脑与手机等。本技术可以在不增加耳机端子数量的前提下,兼容不同型号(3段式和4段式3.5mm耳机插头)的3.5mm耳机插头,降低了硬件成本,增强了硬件的通用性。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为3段式耳机接口的插头示意图,其耳机接线顺序是(从耳机头向内):左声道1-右声道2-接地3。图2为4段式CTIA接口标准的插头示意图,其耳机线顺序是(从耳机头向内):左声道1-右声道2-接地3-麦克风线4。图3为4段式OMTP接口标准的插头示意图。其耳机线顺序是(从耳机头向内):左声道1-右声道2-接地4-麦克风线3。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接口电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耳机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包括耳机座子10、控制芯片20、第一开关单元30、第二开关单元40、第三开关单元50和第四开关单元60。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30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10和所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40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10和所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50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10和所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60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10和所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芯片20的型号为HI3751ARBCV5600N0N。当所述控制芯片2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座子、控制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座子、控制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耳机座子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引脚,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1引脚,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开关引脚,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1引脚,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信号引脚;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引脚,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4引脚,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信号引脚;
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包括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第二开关引脚,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耳机座子的第4引脚,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子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左声道输出信号引脚;所述耳机座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峰王江沈文钊张俊才韩威巍冉杰张友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