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13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所述的层压件背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和第三接线盒,所述的层压件正面分别设有两组电池串和介于电池串之间的横向间隙,所述的两组电池串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池串正极输出端均位于横向间隙内,所述的电池串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串包括若干个电池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输出端汇集的五串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串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五串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市场上常见五串光伏组件大部分为6串电池串,通过相互串联或者串并联连接组成电路,随着市场对高功率组件的需求持续提升,增大电池片面积已经成为最快捷的一种方式,据现有技术,随着电池片面积的增大,6串电池串的五串光伏组件宽度将达到1.3m以上。对于现有的五串光伏组件生产线,这种宽度的五串光伏组件目前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五串光伏组件所需的原材料如玻璃,封装胶膜,背板等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生产难度。此外,组件出口使用的集装箱高度,对组件宽度也有一定要求,宽度超过1.2m的组件无法适用现有集装箱。据现有技术,若通过减少一串数量,用五串电池串相互连接,现有的电路连接方式又无法实现输出端的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输出端汇集的五串光伏组件。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所述的层压件背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和第三接线盒,所述的层压件正面分别设有两组电池串和介于电池串之间的横向间隙,所述的两组电池串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池串正极输出端均位于横向间隙内,所述的电池串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串包括若干个电池片,它还包括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所述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位于横向间隙上,所述的第一汇流条一端与电池串正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汇流条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盒正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一端与位于层压件上端的电池串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四汇流条一端与位于层压件下端的电池串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另一端和第四汇流条另一端在横向间隙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汇流条一端与第四汇流条另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条另一端与第三接线盒负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接线盒用于电流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伏组件负极输出端分别在电池串的上边和下边,通过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将两个负极输出端连接起来并引到横向间隙处,也就是两组电池串之间,并在此处安装第三接线盒,可实现输出端汇集,不占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线盒设在层压件对应横向间隙的位置上,便于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连接在接线盒上。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汇流条设在电池串背面、电池片之间或层压件侧面,不占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第四汇流条设在电池串背面、电池片之间或层压件侧面,不占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片在电池片的数量为奇数时串联。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片在电池片的数量为偶数时并联。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之间相接触,所述的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接触的部分包裹有绝缘层,防止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之间产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五串光伏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五串光伏组件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的示意图。其中,1、层压件,2、电池串,3、横向间隙,4、第一接线盒,5、第一汇流条,6、第二汇流条,7、第三汇流条,8、第四汇流条,9、第二接线盒,10、第三接线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所述的层压件1背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接线盒4、第二接线盒9和第三接线盒10,所述的层压件1正面分别设有两组电池串2和介于电池串2之间的横向间隙3,所述的两组电池串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均位于横向间隙3内,所述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串2包括若干个电池片,它还包括第一汇流条5、第二汇流条6、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均位于横向间隙3上,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一端与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盒4正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上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四汇流条8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下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另一端和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在横向间隙3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汇流条6一端与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条6另一端与第三接线盒10负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接线盒9用于电流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光伏组件负极输出端分别在电池串2的上边和下边,通过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将两个负极输出端连接起来并引到横向间隙3处,也就是两组电池串2之间,并在此处安装第三接线盒10,可实现输出端汇集,不占空间。所述的第一接线盒4设在层压件1对应横向间隙3的位置上,便于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连接在第一接线盒4上。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设在电池串2背面、电池片之间或层压件1侧面,不占空间。所述的第四汇流条8设在电池串2背面、电池片之间或层压件1侧面,不占空间。所述的电池片在电池片的数量为奇数时串联,保证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片在电池片的数量为偶数时并联,保证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之间相接触,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接触的部分包裹有绝缘层,防止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之间产生干涉。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原理是光伏组件负极输出端分别在电池串2的上边和下边,通过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将两个负极输出端连接起来并引到横向间隙3处,也就是两组电池串2之间,并在此处安装第三接线盒10,可实现输出端汇集,不占空间。光伏组件主要包括:钢化镀膜玻璃、封装胶膜、电池片、焊带、汇流条、接线盒、背板、铝边框八个部件;其中最上面是镀膜钢化玻璃;电池片通过焊带和汇流条连接;封装胶膜的作用是保护内部电池片及黏合钢化玻璃及背板;黏合起来的部件通过硅胶与铝边框装在一起;接线盒的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输出。安装过程:一、把若干电池片进行串焊;二、使用汇流条将串焊好的电池片进行串联或并联,形成两组电池串2,上下相对设置在层压件1;三、使用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将电池串5的上串和下串的输出端连接到一起并引到横向间隙3上;四、第二汇流条6和第四汇流条8之间通过电烙铁焊接起来,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之前需使用绝缘条进行绝缘;五、敷设封装胶膜,将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的汇流条从背板开孔中穿出,将半成品放到层压机中进行层压;六、层压完成后,将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分别和接线盒4进行连接;七、在组件四周使用硅胶将边框和组件粘结起来。以上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所述的层压件(1)背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接线盒(4)、第二接线盒(9)和第三接线盒(10),所述的层压件(1)正面分别设有两组电池串(2)和介于电池串(2)之间的横向间隙(3),所述的两组电池串(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均位于横向间隙(3)内,所述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串(2)包括若干个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汇流条(5)、第二汇流条(6)、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均位于横向间隙(3)上,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一端与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盒(4)正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上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四汇流条(8)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下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另一端和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在横向间隙(3)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汇流条(6)一端与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条(6)另一端与第三接线盒(10)负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接线盒(9)用于电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串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所述的层压件(1)背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接线盒(4)、第二接线盒(9)和第三接线盒(10),所述的层压件(1)正面分别设有两组电池串(2)和介于电池串(2)之间的横向间隙(3),所述的两组电池串(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均位于横向间隙(3)内,所述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分别位于层压件(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电池串(2)包括若干个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汇流条(5)、第二汇流条(6)、第三汇流条(7)和第四汇流条(8),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和第二汇流条(6)均位于横向间隙(3)上,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一端与电池串(2)正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汇流条(5)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盒(4)正极引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上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四汇流条(8)一端与位于层压件(1)下端的电池串(2)负极输出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汇流条(7)另一端和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在横向间隙(3)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汇流条(6)一端与第四汇流条(8)另一端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