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21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包括盒体,挡板,凹槽,螺纹孔,汇流条槽,密封圈,连接板,安装基座,盒盖,滑块,散热片和散热铜片,所述的盒体两侧的盒体壁顶面分布有凹槽;所述的挡板固定在盒体接线端口所对的底边内侧,高出盒体四周壁的高度;所述的螺纹孔分布在电缆接口旁边;所述的汇流条槽位于挡板下方的盒体底面上;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在盒体连接电缆接口的圆弧状凹陷内;所述的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凹槽,连接板和散热片的设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遮光面积小,盒体强度高,密封性强,连接简便,接头牢固,散热性强,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线盒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太阳能电池是由可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光伏电池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并且进入了高速发展和逐渐完善的阶段,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吸收量和提高光转化量,业界常常采用双面高效光伏组件来取代单面光伏组件。但是双面光伏组件由于需要两面都能接收阳光,原本安装在单面光伏组件背面的接线盒会遮挡双面光伏组件背面的阳光。为了满足双面光伏组件的要求,市场上通常采用在组件侧边安装接线盒和缩小接线盒体积的方法来避免挡光的情况发生,但是前者的安装强度不高并且会导致组件边沿突起影响光伏组件的观瞻性,后者由于体积较小并且采用直接在底部开孔和用隔离板分隔开孔的结构来通入汇流条,造成接线盒在接线处的强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挡板(2),凹槽(3),螺纹孔(4),汇流条槽(5),密封圈(6),连接板(7),安装基座(8),盒盖(9),滑块(10),散热片(11)和散热铜片(12),所述的盒体(1)两侧的盒体壁顶面分布有凹槽(3);所述的挡板(2)固定在盒体(1)接线端口所对的底边内侧,高出盒体(1)四周壁的高度;所述的螺纹孔(4)分布在电缆接口(74)旁边;所述的汇流条槽(5)位于挡板(2)下方的盒体(1)底面上;所述的密封圈(6)固定在盒体(1)连接电缆接口(74)的圆弧状凹陷内;所述的连接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基座(8)上;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双面高反高效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挡板(2),凹槽(3),螺纹孔(4),汇流条槽(5),密封圈(6),连接板(7),安装基座(8),盒盖(9),滑块(10),散热片(11)和散热铜片(12),所述的盒体(1)两侧的盒体壁顶面分布有凹槽(3);所述的挡板(2)固定在盒体(1)接线端口所对的底边内侧,高出盒体(1)四周壁的高度;所述的螺纹孔(4)分布在电缆接口(74)旁边;所述的汇流条槽(5)位于挡板(2)下方的盒体(1)底面上;所述的密封圈(6)固定在盒体(1)连接电缆接口(74)的圆弧状凹陷内;所述的连接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基座(8)上;所述的安装基座(8)分布在盒体(1)的内表面;所述的滑块(10)分布在盒盖(9)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的散热片(11)与散热铜片(12)连接,通过两者的挤压固定在盒盖(9)上;所述的连接板(7)包括端子(71),载板(72),二极管(73),电缆接口(74)和固定孔(75),所述的端子(71)固定在载板(72)上;所述的二极管(73)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端子(71)之间;所述的电缆接口(74)固定在外侧的两个端子(71)下方;所述的固定孔(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赵磊徐园园石梅单长勇沈英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