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百成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8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插座、充电桩的本体、识别摄像头、扫码器及至少一个充电枪。通过人脸验证来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确保充电桩直接扫描用户端生成的支付二维码,通过无线的方式即时、无误地收费;不需专用充电卡,不但避免了充电卡的损坏或丢失,还避免用户办理多种充电卡,不需要安装刷卡装置,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不同速度的充电档位,满足用户对不同充电速度的选择需求,还能尽力保护电池在充电时受损伤,使用方便,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是一个热门的主题,国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电力是可以通过多种能源获得的,如火电、水电、核电、风能电和太阳能电等。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电动汽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做用,是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多使用刷卡方式进行用户识别,进而确认用户信息。信息确认通过后,充电桩便可以为用户的电充汽车进行交费充电功能,但司机充电时需要使用专用充电卡,各充电站的充电卡也不一样,不好管理,容易丢失和损坏,且需要提前为IC卡充值。刷卡后用户还要操作液晶屏,选择充电方式、充电金额或充电时间等多种内容。虽然,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充电桩,通过接触式指纹识别的方式解决电动车充电的一些支付问题,但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充电桩,需要车主把手放置在指纹识别器上,指纹识别器体积比较小,车主不易找到指纹识别器位置,尤其在地下车库比较光线较暗区域,并且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讲,存在卫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充值、退款难及识别难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包括一充电插座,还包括:一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内部设置有通过总线彼此连接的识别模块、支付模块、充电模块、报警模块及通信模块,本体底部固定于基座上,使本体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一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上方,并与所述识别模块进行电连接;一扫码器,设置于本体正面中间,并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至少一充电枪,安装于本体外壁正面下方,与电动汽车充电口匹配,并嵌入本体内部,通过线缆与所述充电模块进行电连接。优先地,所述扫码器包括设置在本体外壁表面的扫码窗、设置在本体内壁表面的扫码摄像头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扫码摄像头支架中心的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优先地,所述扫码器还包括一扫码面板,所述支付模块将所述扫码摄像头对移动终端生成的支付二维码获得的扫描结果通过所述扫码面板显示出来。优先地,所述充电模块至所述至少一电枪的充电速度由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两侧的快速充电档位、慢速充电档位进行快慢控制。优先地,还包括一报警模块,当所述识别模块、支付模块或充电模块任一出现异常时,将通过总线触发所述报警模块做出报警提示。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与有线宽带网相连;或,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宽带网通信。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通过人脸验证来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确保充电桩直接扫描用户端生成的支付二维码,通过无线的方式即时、无误地收费;不需专用充电卡,不但避免了充电卡的损坏或丢失,还避免用户办理多种充电卡,不需要安装刷卡装置,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不同速度的充电档位,满足用户对不同充电速度的选择需求,还能尽力保护电池在充电时受损伤,使用方便,费用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如图1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充电插座、充电桩的本体、识别摄像头、扫码器及至少一个充电枪。其中,充电桩的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内部设置有通过总线彼此连接的识别模块、支付模块、充电模块、报警模块及通信模块,本体底部固定于基座上,使本体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上方,并与所述识别模块进行电连接;扫码器设置于本体正面中间,并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充电枪安装于本体外壁正面下方,与电动汽车充电口匹配,并嵌入本体内部,通过线缆与所述充电模块进行电连接。其中,各模块采用总线轮询的现有技术进行信息交互;充电插座安装在墙上,并通过线缆与充电模块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桩设有识别摄像头,用于对处于充电桩前预设距离内的充电车辆车主或者用户进行图像拍摄。在具体实施时,识别摄像头采集用户人脸的面部特征,并将采集到的面部特征存储在识别模块中的用户人脸信息库中的人脸信息匹配对比,进而确认用户信息,如果通过验证了,充电桩便可以为用户的电充汽车进行交费充电功能。具体举例来说,当充电桩检测到触发人脸识别的操作时,获取充电车辆车主的第一人脸图像识别结果,即充电桩可通过识别摄像头获取到拍摄的人脸图像,并获取识别结果。人脸图像识别结果指的是在进行充电桩充电操作之前,充电桩对充电车辆车主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所拍摄的图像的识别结果,在充电桩获取得到充电车辆车主的人脸图像识别结果后,进而确认用户信息,如果通过验证了,充电桩便可以为用户的电充汽车进行交费充电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人脸识别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本技术实施中,所述扫码器包括设置在本体外壁表面的扫码窗、设置在本体内壁表面的扫码摄像头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扫码摄像头支架中心的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器还包括一个扫码面板,所述支付模块将所述扫码摄像头对移动终端生成的支付二维码获得的扫描结果通过所述扫码面板显示出来。在具体实施时,充电交费时扫码器内置LED等点亮,照亮移动终端上的支付二维码区域,扫码摄像头对二维码进行扫描收费,支付模块将扫码摄像头获得的扫描结果通过扫码面板显示出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电模块至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枪的充电速度由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两侧的快速充电档位、慢速充电档位进行快慢控制。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根据某段时间需要冲入的电量进行选择按下快速充电档位或慢速充电档位而获得不同的充电速度。例如,用户办事需要二十分钟,希望充电百分之三十或五十都,则可根据几十分钟可充电百分之多少,从而通过选择按下快速充电档位或慢速充电档位,充电模块就会根据相应的档位输出相应速度的电量通过充电枪直至电动汽车充电口,可以满足用户不同时间内充电需求电量的选择要求,还能尽力保护电池在充电时受损伤。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包括一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一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内部设置有通过总线彼此连接的识别模块、支付模块、充电模块、报警模块及通信模块,本体底部固定于基座上,使本体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n一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上方,并与所述识别模块进行电连接;/n一扫码器,设置于本体正面中间,并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n至少一充电枪,安装于本体外壁正面下方,与电动汽车充电口匹配,并嵌入本体内部,通过线缆与所述充电模块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包括一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内部设置有通过总线彼此连接的识别模块、支付模块、充电模块、报警模块及通信模块,本体底部固定于基座上,使本体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
一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本体外壁正面上方,并与所述识别模块进行电连接;
一扫码器,设置于本体正面中间,并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
至少一充电枪,安装于本体外壁正面下方,与电动汽车充电口匹配,并嵌入本体内部,通过线缆与所述充电模块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付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包括设置在本体外壁表面的扫码窗、设置在本体内壁表面的扫码摄像头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扫码摄像头支架中心的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与所述支付模块进行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百成
申请(专利权)人:吴百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