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奚伟民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0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所述智能检测定位仪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的腕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在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手动报警按钮,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LED灯组,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供电单元和手动报警按钮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和4G通讯技术实现快速信号报警、人员活动区域定位、健康数据和运动状态的采集,能实现对佩戴者的精准快速定位并能在佩戴者超出预设范围或出现紧急状况时报警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
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电子科技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功能需求的不断细化。能实现实时卫星定位和实时监控穿戴者身体生命体征的穿戴设备在现代社会人群,特别是老人、运动员、小孩等特殊人群中的需求激增。目前,现有的便携定位器和健康情况检测仪的功能并未整合,且没有针对特殊需要人群作出相应的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上述特殊人群的应用中存在如下不足:1、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应用需求;2、不具备定位和健康数据检测的整体机制;3、充电方式不便利;4、不能把信息远程发给家人,无法满足系统性管理需求应用;5、在佩戴人员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向外界报警寻求帮助。因此,目前针对功能单一、充电方式繁琐问题以及监管者无法同时了解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和所属位置信息问题尚未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和4G通讯技术实现快速信号报警、人员活动区域定位、健康数据和运动状态的采集,能实现对佩戴者的精准快速定位并能在佩戴者超出预设范围或出现紧急状况时报警提示。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所述智能检测定位仪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的腕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在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手动报警按钮,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LED灯组,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供电单元和手动报警按钮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卫星定位天线、GSM天线、WIFI定位天线和第一处理器,所述卫星定位天线、GSM天线、WIFI定位天线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主控单元连接。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健康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手掌穴位检测器、陀螺仪和第二处理器,所述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手掌穴位检测器和陀螺仪分别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主控单元连接。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分别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LED灯组连接,用于驱动LED灯组交替照射在人体腕部,采集人体的脉搏波数据,并将脉搏波数据送入第二处理器。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掌穴位检测器包括MEMS电极阵列和电压采集器,所述MEMS电极阵列与电压采集器连接,在外壳上与MEMS电极阵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触点,每个触点与一个MEMS电极相对应。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微型扬声器、2.4GHZ的蓝牙模块和4G通讯模块,所述微型扬声器、2.4GHZ的蓝牙模块和4G通讯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充电触点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高频整流电路、滤波电路、TP4056型充电管理芯片和R5460型电池保护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和健康数据采集单元,实现老人、运动员、小孩等特殊需求人群的活动区域定位、健康状况和运动状态等数据的采集;对佩戴者进行实时快速的卫星定位从而了解佩戴者的活动轨迹;通过监控和检测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状态信息,对其生命安全进行检测;(2)本技术主控单元通过4G通讯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便于服务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分析(3)本技术设置触点充电装置,充电时不需要数据线连接,对佩戴者的智能检测定位仪进行方便快捷地充电;(4)本技术通过微型扬声器向外界发送求助信息,当佩戴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智能检测定位仪首先通过微型扬声器发出警声进行报警,随后将通过微型扬声器向外界播送内置的求助信息,及时保障佩戴者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检测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位数据采集单元;图3是健康数据采集单元;图4是主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智能检测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检测定位仪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的腕带2,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定位数据采集单元4、健康数据采集单元5、主控单元3和供电单元6,在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手动报警按钮7,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LED灯组,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4、健康数据采集单元5、供电单元6和手动报警按钮7分别与主控单元3连接。图2是定位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述,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卫星定位天线41、GSM天线42、WIFI定位天线43和第一处理器44,所述卫星定位天线41、GSM天线42、WIFI定位天线43分别与第一处理器44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44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44通过卫星定位天线41、GSM天线42或WIFI定位天线43接收的信号,解析出定位信息,然后将定位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的主控制器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44采用MTK6261D处理器。图3是健康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健康数据采集单元5包括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51、手掌穴位检测器、陀螺仪52和第二处理器55,所述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51、手掌穴位检测器和陀螺仪52分别与第二处理器55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55与主控单元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51分别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LED灯组连接,用于驱动LED灯组交替照射在人体腕部,采集人体的脉搏波数据,并将脉搏波数据送入第二处理器,所述光电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检测定位仪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的腕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在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手动报警按钮,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LED灯组,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供电单元和手动报警按钮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检测定位仪,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检测定位仪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的腕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在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手动报警按钮,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LED灯组,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健康数据采集单元、供电单元和手动报警按钮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定位仪,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卫星定位天线、GSM天线、WIFI定位天线和第一处理器,所述卫星定位天线、GSM天线、WIFI定位天线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主控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定位仪,其特征是,所述健康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手掌穴位检测器、陀螺仪和第二处理器,所述两组光电脉搏传感器、手掌穴位检测器和陀螺仪分别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主控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检测定位仪,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伟民奚邦瀚
申请(专利权)人:奚伟民奚邦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