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治具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壳、滑套、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杆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滑套在连接杆的表面移动,可以使卡壳移动并对电池进行固定,通过螺纹杆插入螺纹套,可以对卡壳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对电池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避免了滑套发生偏转,提高了卡壳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现有电池在测试老化程度时,通常没有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专用治具,容易导致电池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掉落的现象的问题,该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具备便于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可以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行检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电池在测试老化程度时,通常没有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专用治具,容易导致电池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掉落的现象,降低了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具备便于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现有电池在测试老化程度时,通常没有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专用治具,容易导致电池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掉落的现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壳,两个卡壳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卡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螺纹套的底部与滑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套配合使用的移动孔,所述螺纹套的顶部穿过移动孔并延伸至治具本体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槽,所述滑套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螺纹杆的底部穿过通孔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内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螺纹槽均匀分布于连接杆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个卡壳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且软垫靠近卡壳内壁的一侧与卡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卡壳、滑套、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杆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滑套在连接杆的表面移动,可以使卡壳移动并对电池进行固定,通过螺纹杆插入螺纹套,可以对卡壳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对电池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避免了滑套发生偏转,提高了卡壳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现有电池在测试老化程度时,通常没有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专用治具,容易导致电池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掉落的现象的问题,该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具备便于对电池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够使滑套带动滑杆移动,滑杆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滑套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滑套发生偏转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孔,能够使螺纹套穿过移动孔并移动,保证了螺纹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治具本体发生卡死的现象。4、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槽和通孔,能够使螺纹杆穿过通孔并插入螺纹槽对滑套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卡壳位置的固定。5、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螺纹槽,能够使螺纹杆插入不同的螺纹槽对滑套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者对卡壳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电池进行固定。6、本技术通过设置软垫,能够使卡壳带动软垫与电池接触并压紧,避免了卡壳对电池造成磨损,提高了电池在固定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治具本体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体;2、治具本体;3、卡壳;4、固定杆;5、螺纹套;6、螺纹杆;7、旋钮;8、活动腔;9、连接杆;10、滑套;11、稳定机构;1101、滑杆;1102、滑块;1103、滑槽;12、移动孔;13、螺纹槽;14、通孔;15、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治具本体2,治具本体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壳3,两个卡壳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远离卡壳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5,螺纹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7,治具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8,活动腔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套10,滑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1,螺纹套5的底部与滑套10固定连接。参考图2,稳定机构11包括滑杆1101,滑杆1101的顶部与滑套10固定连接,滑杆1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102,活动腔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102配合使用的滑槽11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机构11,能够使滑套10带动滑杆1101移动,滑杆1101带动滑块1102在滑槽1103的内腔移动,提高了滑套1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滑套10发生偏转的现象。参考图2,活动腔8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套5配合使用的移动孔12,螺纹套5的顶部穿过移动孔12并延伸至治具本体2的顶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移动孔12,能够使螺纹套5穿过移动孔12并移动,保证了螺纹套5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治具本体2发生卡死的现象。参考图3,连接杆9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6配合使用的螺纹槽13,滑套10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6配合使用的通孔14,螺纹杆6的底部穿过通孔14并延伸至螺纹槽13的内腔。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螺纹槽13和通孔14,能够使螺纹杆6穿过通孔14并插入螺纹槽13对滑套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卡壳3位置的固定。参考图3,螺纹槽13的数量为多个,且螺纹槽13均匀分布于连接杆9的顶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螺纹槽13,能够使螺纹杆6插入不同的螺纹槽13对滑套10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者对卡壳3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电池进行固定。参考图2,两个卡壳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15,且软垫15靠近卡壳3内壁的一侧与卡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软垫15,能够使卡壳3带动软垫15与电池接触并压紧,避免了卡壳3对电池造成磨损,提高了电池在固定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对电池进行固定时,将电池放置在治具本体2的顶部,将卡壳3推动并与电池接触压紧,同时卡壳3带动固定杆4移动,固定杆4带动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治具本体(2),所述治具本体(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壳(3),两个卡壳(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远离卡壳(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治具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8),所述活动腔(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1),所述螺纹套(5)的底部与滑套(1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治具本体(2),所述治具本体(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壳(3),两个卡壳(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远离卡壳(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治具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8),所述活动腔(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1),所述螺纹套(5)的底部与滑套(10)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老化测试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11)包括滑杆(1101),所述滑杆(1101)的顶部与滑套(10)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102),所述活动腔(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102)配合使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靓,王新桥,赵小亮,赵昆,袁新,崔玉杰,房帅龙,邵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零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