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72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0
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连接到壳体的取样探头,设在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以尾气通路路径依次设置有进气口、水过滤器、双层过滤器、阻水器、气泵、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NO‑NO2紫外检测模块、O2传感器、排气口;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过滤器通过抽水泵连接至所述排水口;所述阻水器和所述气泵之间接入有第一压力测试器,所述气泵和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之间接入有第二压力测试器;所述壳体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至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所述NO‑NO2紫外检测模块、所述O2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有RS232、移动网络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尾气分析领域,具体指有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
技术介绍
尾气分析仪一般是基于气体的红外吸收原理,即由多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在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内,吸收红外光能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关系,进行工作的。可以分析气体中的多种成分的含量。传统的尾气分析仪整合了屏幕等不必要的组成,因此体积和重量均较大,难以搬运,尾气分析仪难以架设于汽车的尾气排放口,用于实时监控汽车尾气排放物的含量。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是本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连接到壳体的取样探头,设在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以尾气通路路径依次设置有进气口、水过滤器、双层过滤器、阻水器、气泵、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NO-NO2紫外检测模块、O2传感器、排气口;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过滤器通过抽水泵连接至所述排水口;所述阻水器和所述气泵之间接入有第一压力测试器,所述气泵和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之间接入有第二压力测试器;所述壳体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至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所述NO-NO2紫外检测模块、所述O2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有RS232、移动网络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壳体设置有零气入口,所述零气入口连通连接至所述气泵。所述壳体在所述零气入口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壳体设置有标气入口,所述标气入口连通连接至所述气泵。所述电源模块包含内置电池。所述双层过滤器包含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所述气泵为多头气泵。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最简化的各个模块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连接,能起到最基础的尾气分析功能。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压力测试器,用于监测气泵的前压力,以及第二压力测试器,用于监测气泵的后压力,主要用于做整个管路的泄漏测试,控制系统可在气泵前和后泄漏时发出警报。本技术实现一体化设计,手提箱方式,方便移动,重量轻,体积小。将各个主要元器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可将本新型放置于汽车的排气管,将监视器、打印设备等放置于实验室或汽车室内,从而降低了传统尾气分析仪的重量,提高便携性。本技术可用于汽油车辆排放测试,也可用于汽油柴油车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功能框架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2,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连接到壳体的取样探头1,设在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内以尾气通路路径依次设置有进气口、水过滤器2、双层过滤器3、阻水器4、气泵7、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9、NO-NO2紫外检测模块10、O2传感器11、排气口13;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水口14,所述水过滤器2通过抽水泵15连接至所述排水口13;所述阻水器4和所述气泵7之间接入有第一压力测试器801,所述气泵7和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9之间接入有第二压力测试器802;所述壳体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至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9、所述NO-NO2紫外检测模块10、所述O2传感器11,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有RS232、移动网络模块、WIFI模块16和蓝牙模块。所述壳体设置有零气入口,所述零气入口连通连接至所述气泵7。所述壳体在所述零气入口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6。所述壳体设置有标气入口5,所述标气入口5连通连接至所述气泵7。所述电源模块包含内置电池。所述双层过滤器3包含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所述气泵7为多头气泵。工作时,尾气依次通过有进气口、水过滤器2、双层过滤器3、阻水器4、气泵7、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9、NO-NO2紫外检测模块10、O2传感器11、排气口13,在水滤器2中初步过滤样气中的颗粒和水分,双层过滤器3进一步过滤样气中的水分和颗粒,产生的水经过水由抽水泵15从排水口14抽出;气泵7把样气抽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9、NO-NO2紫外检测模块10、O2传感器11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完的样气从排气口13排出。同时,零气入口:用于分析仪器做零点标定,空气经由活性炭过滤器过滤环境中的HC,,由抽气泵把过滤干净的空气抽取到分析平台做零点标定。标气入口5:用于分析仪器的校正和标定,把标准气体传输到分析平台进行标定。本新型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有RS232、移动网络模块、WIFI模块16和蓝牙模块,可连接至外界屏幕、打印机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连接到壳体的取样探头,设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以尾气通路路径依次设置有进气口、水过滤器、双层过滤器、阻水器、气泵、CO-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尾气分析仪,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连接到壳体的取样探头,设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以尾气通路路径依次设置有进气口、水过滤器、双层过滤器、阻水器、气泵、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NO-NO2紫外检测模块、O2传感器、排气口;
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过滤器通过抽水泵连接至所述排水口;
所述阻水器和所述气泵之间接入有第一压力测试器,所述气泵和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之间接入有第二压力测试器;
所述壳体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至所述CO-CO2-HC红外检测模块、所述NO-NO2紫外检测模块、所述O2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有RS232、移动网络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