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69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9
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其包括提速系统、固定系统和夹持系统;提速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且水平设置的圆台形后部管道、圆柱形中部管道和圆柱形前部管道;固定系统包括矩形挡风板、支撑立柱和工字形支撑杆;夹持系统包括内侧立柱、半环形抱勾装置和支撑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未对原有低速风洞的实验段进行破坏,是在不影响原有功能情况下的一系列改造。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运行过程稳定,可保证低速风洞实验的安全可靠。便于拆卸,可在现有设计基础上安装其他装置,充分满足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可高效、简便地对现有低速风洞进行小规模改造,为低速风洞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自1871年英国人温罕姆建造第一个低速风洞以来,风洞就是进行空气动力学的一种基本设备。迄今为止大部分气动力实验都是在风洞中完成的。在各类风洞中,低速风洞是出现最早、发展最完备、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种风洞,拥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风洞在非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例如,气流测试仪器的标定;普通建筑、高层建筑、电视塔、高压电缆、大型塔架及其他各类建筑物的风载性能;汽车、火车及其他车辆的气动特性,大气污染现象,各类风力机械,防风林和防沙林,体育机械的性能等等,都需要利用风洞实验的技术,在风洞中进行各种试验。据统计,全世界的风洞在1000座以上,而国内高校配备的风洞实验装置都以低速风洞为主,这是因为亚音速、跨音速以及超音速风洞装置不仅在兴建时占地面积大,而且对风机、冷却设备、气密性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造价十分昂贵。但在诸多情况下,低速风洞难以满足各类实验要求,例如,在航空领域,B787,A380等飞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设置在低速风洞的实验段(2)中,所述的低速风洞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收缩段(1)、实验段(2)和扩张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包括:提速系统、固定系统和夹持系统;其中提速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且水平设置的圆台形后部管道(11)、圆柱形中部管道(12)和圆柱形前部管道(13);固定系统包括矩形挡风板(21)、支撑立柱(22)和工字形支撑杆(23);矩形挡风板(21)垂直固定在收缩段(1)和实验段(2)的连接处,中部形成有一个与圆台形后部管道(11)后端口相接的圆孔;两根支撑立柱(22)分别位于圆台形后部管道(11)后端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设置在低速风洞的实验段(2)中,所述的低速风洞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收缩段(1)、实验段(2)和扩张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低速风洞风速的实验装置包括:提速系统、固定系统和夹持系统;其中提速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且水平设置的圆台形后部管道(11)、圆柱形中部管道(12)和圆柱形前部管道(13);固定系统包括矩形挡风板(21)、支撑立柱(22)和工字形支撑杆(23);矩形挡风板(21)垂直固定在收缩段(1)和实验段(2)的连接处,中部形成有一个与圆台形后部管道(11)后端口相接的圆孔;两根支撑立柱(22)分别位于圆台形后部管道(11)后端两侧部位,上下端分别通过垫片(24)安装在实验段(2)的顶板和底板上;至少两个工字形支撑杆(23)的后端分别固定在位于两根支撑立柱(22)后侧的矩形挡风板(21)上,前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22)上,由此分担来流对矩形挡风板(21)的推力;夹持系统包括内侧立柱(31)、半环形抱勾装置(32)和支撑底座(33);两根内侧立柱(31)分别位于圆台形后部管道(11)中部两侧部位,上下端分别通过垫片(24)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志李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