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60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陶瓷生产上料时依靠手动推送比较费时费力,而且不方便调整胚料在炉内换位,无法保证受热均匀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的下方设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焊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自动进行进出料,省时省力,而且方便胚料在炉体内转动换位,有利于胚料受热均匀,保证陶瓷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英语是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在生产时,需要用燃气炉进行煅烧成型,然而现有的燃气炉在对陶瓷胚料进行煅烧时,由于胚料在燃气炉内无法进行换位,使得胚料无法保证均匀受热,从而不利于胚料的煅烧,而且胚料在入炉上料时,大多依靠工作人员手动推送,这样比较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陶瓷生产上料时依靠手动推送比较费时费力,而且不方便调整胚料在炉内换位,无法保证受热均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炉体(3),所述炉体(3)的下方设有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焊接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两侧设有移动机构(7),所述移动机构(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活动镶嵌有导料球(10),所述导料球(10)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底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炉体(3),所述炉体(3)的下方设有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焊接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两侧设有移动机构(7),所述移动机构(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活动镶嵌有导料球(10),所述导料球(10)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底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3),所述放置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远离放置板(8)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制品生产用燃气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杆(15)、第二驱动电机(16)和传动齿轮(17),所述固定杆(15)的左端与挡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家培连亚妹赖锦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伟杰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