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4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包括消声体,在消声体的迎流端设有尖劈导流结构,在消声体的送流端设有圆弧形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具有厚度不等的两个以上的消声段,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连接,该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能够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同时大大提高了吸声材料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消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能阻挡声波的传播、有效减弱噪声。对于有安静环境要求的场所,通风管路系统往往需要进行消声处理,其中最为常见的在管路系统中增加内设吸音材料的消声器,而吸音材料的厚度决定了吸音系数的大小和频率范围。增大厚度可以增大吸音系数,尤其是增大中低频吸音系数。同一种材料,厚度不同,其吸音系数和吸音频率特性也不同。专利号为CN20283573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厚薄相间的片式消声器:包括设在外壳内的数片消声片,数片消声片为两种厚度不等且间隔排列设置在外壳内的吸声板,消声片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导流结构和圆弧形导流结构,锥形导流结构设在外壳的一端,圆弧形导流结构设在外壳的另一端。但是这种消声器虽然能够兼顾吸收高、低频段的噪声,但始终只能吸收掉靠近较厚消声片的低频噪声,总存在一部分远离较厚消声片的低频噪声没有被有效吸收,因此降噪效果仍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声器对于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差的问题,该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能够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同时大大提高了吸声材料的吸收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消声结构以及消声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声结构,包括消声体,在消声体的迎流端设有尖劈导流结构,在消声体的送流端设有圆弧形导流结构,所述消声体具有厚度不等的两个以上的消声段,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连接。上述的一种消声结构,消声体具有两个消声段,分别为消声薄段和消声厚段。上述的一种消声结构,消声体为消音面呈平面结构的消声片。上述的一种消声结构,消声体为消音面呈曲面结构的消声片。上述的一种消声结构,消声体为消音面呈柱面结构的消声筒。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间隔排列有数片上述的消声片,相邻两片消声片之间形成消声通道,并且相邻两片消声片的消声薄段、消声厚段交替排列设置,使得消声通道两侧的倾斜坡面相互平行。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间隔套设有数个上述的消声筒,相邻两个消声筒之间形成消声通道;并且相邻两个消声筒的消声薄段、消声厚段交替排列设置,使得消声通道两侧的倾斜坡面相互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消声片由消声薄段、消声厚段两段构成,薄段的壁厚小于厚段,薄段对高频声波吸音性能较好,厚段相对于薄段来说,对中低频声波的吸音性能明显增强,因此将薄段、厚段交错设置,沿着声波传播的方向,在行程前半段,靠近消声薄段的声波主要吸收高频的噪声,靠近消声厚段的声波则吸收噪声中高频、中频、低频的声音;在行程的后半段,则与前半段正好相反,即原来靠近消声薄段的声波在后半程变换为靠近消声厚段,弥补了在前半程靠近薄段的声波中的中低频声波吸收率较低的缺陷;相应的,原来靠近消声厚段的声波由于其中高低频声波的吸收率均较高,因此在后半程则靠近消声薄段,同样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消声效果。保证在声音在消声道中传播时,位于同一侧的声波在不同阶段能够接触到消声片/消声筒上不同厚度的消声段,保证了各个方位的声波中不同频段均能够很充分的被吸音材料吸收,整体提高消声片/消声筒的吸收效率,增加消声片/消声筒的吸声系数,提高消声量。同时,虽然增加了消声片厚度,但是由于消声薄段、厚段交叉分布,在满足了消声功能的前提下,将消声器的体积控制到较小,适合多种安装空间,控制成本。2、在消声薄段、消声厚段之间采用倾斜坡面进行平滑的连接,一方面,能够对气流组织起到导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吸音材料厚度不同,吸音系数和吸音频率特性不同,而倾斜坡面的存在,使薄段向厚段过渡的位置形成厚度呈线性变化的坡面,同样有利于吸收不同频率的声波,提高消声量。3、采用消声筒相互套装之后形成环形消声道,在消声器外壳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环形消声道的有效消声面积将远远大于平面消声道的有效消声面积。根据气流的运动轨迹,气流在环形消声道内将沿周向分布传输,而进入消声道内声波在气流的作用下,声波沿消声筒侧壁爬坡形成螺旋声波,声波的旋流不断螺旋前进,相当于增加了声波在消声器中传播的行程以及声波在消声道内停留的时间,因此同样体积的消声器,环形消声筒利用了气流的涡流作用有效提高了其消声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中的消声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1中的消声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实施例3中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的消声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实施例2中的消声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实施例4中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消声片,2-尖劈导流结构,3-圆弧形导流结构,4-消声薄段,5-消声厚段,6-倾斜坡面,7-消声筒,8-消声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消声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消声体,在消声体的迎流端设有尖劈导流结构2,尖劈导流结构2减少了气流通过消声体时的阻力损失和气流附加噪声,在消声体的送流端设有圆弧形导流结构3,使气流平稳的输出。消声体具有厚度不等的两个以上的消声段,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6连接。本实施例中,消声体为消声片,消声片1两侧的消音面呈曲面结构或者平面结构,消声片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消声体1具有两个消声段,分别为消声薄段4和消声厚段5,消声薄段4的厚度小于消声厚段5的厚度。消声薄段4对高频声波吸音性能较好,消声厚段5相对于消声薄段来说,对中低频声波的吸音性能明显增强。沿着声波传播的方向,在行程前半段,靠近消声薄段4的声波主要吸收高频的噪声,靠近消声厚段5的声波则吸收噪声中高频、中频、低频的声音;在行程的后半段,则与前半段正好相反,使得在声音在消声通道8中传播时,位于同一侧的声波在不同阶段能够接触到消声片/消声筒上不同厚度的消声段,保证了各个方位的声波中不同频段均能够很充分的被吸音材料吸收。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6连接,倾斜坡面6与消声薄段4之间的夹角为α,因为气流在由消声薄段4向消声厚段5传播时,气流需要进行爬坡,因此α不能太小,否则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另外,为了达到对所有频段的声波较好的吸收率,消声薄段4与消声厚段5的厚度不能相差太小,因此α不能太大,经过试验验证,α取值为150-170°之间时,能够保证倾斜坡面的坡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气流实现顺利爬坡,同时消声薄段4与消声厚段5具有合适的厚度差,使消声片1保持一个较高的吸声系数。实施例2: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声结构,包括消声体,在消声体的迎流端设有尖劈导流结构,在消声体的送流端设有圆弧形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具有厚度不等的两个以上的消声段,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结构,包括消声体,在消声体的迎流端设有尖劈导流结构,在消声体的送流端设有圆弧形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具有厚度不等的两个以上的消声段,相邻两个消声段的消音面通过倾斜坡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具有两个消声段,分别为消声薄段和消声厚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为消音面呈平面结构的消声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体为消音面呈曲面结构的消声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昕丁帅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静邦绿色声学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