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渣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00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蔗渣锅炉,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烟道、第一竖井烟道、第二水平烟道和第二竖井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的进口与炉膛的出口连接,且其内设有高温过热器,第一水平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集灰斗,第一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低温过热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二集灰斗,第二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省煤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三集灰斗,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对应安装有吹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缓解下一级受热面免受二次积灰困扰的问题,同时有助于自熄火烟气中的带火星颗粒,避免带火星的颗粒烧损炉后布置的布袋除尘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渣锅炉
本技术属于锅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渣锅炉。
技术介绍
甘蔗糖厂蔗渣锅炉以制糖过程副产的甘蔗渣为燃料,具有燃料就地取材就地消化,节省燃料采购与运输成本,同时以蔗渣为燃料无需另设置烟气脱硫等环保设备,节省热电站建设与运行成本。此外甘蔗渣作为一种生物质燃料,利用生物质燃料就地转化供燃烧发电与供热也符合国家能源战略与产业政策要求。现役典型蔗渣锅炉普遍采用π形布置、层燃+悬浮燃烧、水平烟道及尾部竖井烟道内布置各级对流受热面的结构形式,实际运行中发现,由于蔗渣燃烧后生成的飞灰极易粘结在各级对流受热面上,对受热面上大块粘结的积灰采用吹灰器清除时,吹散的积灰会随烟气流落在下一级对流受热面上,造成下一级受热面的二次积灰,加重下一级受热面的吹灰负担。当下一级受热面的积灰没有得到及时清除时,积灰会在短时间内聚集、板结、搭桥,堵塞烟气通道,导致烟气阻力增大,锅炉出力和热效率降低,严重时需被迫停炉清理。另外,锅炉运行过程中不良的燃烧工况会导致烟气中含有带火星的颗粒,此颗粒在传统结构形式的炉型中往往难以自行熄灭,当带火星的颗粒进入炉后布置的布袋除尘器时,对布袋除尘器有烧损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甘蔗渣锅炉,能够提高锅炉自除尘能力,有效缓解下一级受热面免受二次积灰困扰的问题,同时有助于自熄火烟气中的带火星颗粒,避免带火星的颗粒烧损炉后布置的布袋除尘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蔗渣锅炉,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烟道、第一竖井烟道、第二水平烟道和第二竖井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的进口与炉膛的出口连接,且其内设有高温过热器,第一水平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集灰斗,第一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低温过热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二集灰斗,第二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省煤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三集灰斗,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对应安装有的吹灰器。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尾部烟道外侧的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的顶部通过给水进口集箱与主给水管相连,其底部通过给水出口集箱与位于最下方的省煤器的入水口相连,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通过风道与锅炉相连,其入风口通过风道连接有风机。进一步地,给水进口集箱与给水出口集箱之间通过多根管束相连,管束的形状呈之字形。进一步地,空气预热器的数量为二,分别为一次风预热器和二次风预热器。进一步地,尾部烟道内位于第一水平烟道与第一竖井烟道连接的位置和位于第二水平烟道与第二竖井烟道连接的位置均设有对烟气起导流作用的烟气导流板。进一步地,烟气导流板包括若干逐渐增大的弧形板,若干弧形板间隔设置,且若干弧形板中最下方的弧形板是最小的弧形板。进一步地,第一集灰斗包括由钢板制成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内壁上依次布置有保温浇注料层、绝热浇注料层和耐火浇注料层,第二集灰斗包括由钢板制成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依次布置有保温浇注料层和绝热浇注料层,第三集灰斗包括由钢板制成的第三壳体。进一步地,第一集灰斗、第二集灰斗和第三集灰斗均为菱锥形,第一集灰斗、第二集灰斗和第三集灰斗的各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至80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水平烟道、第一竖井烟道、第二水平烟道和第二竖井烟道来改变锅炉尾部烟道的布置结构,利用尾部烟道内烟气流向的变化,使各级受热面上经吹灰器吹落的大块粘结积灰及时掉落至各段烟道的集灰斗内,并由集灰斗内排出,极大的缓解了下一级受热面因上一级受热面吹灰动作而导致二次积灰叠加污染;同时烟气在转向流动的过程,延长烟气流程的同时也在强化烟气中颗粒混合物的不断搅动混合,有助于自熄火烟气中的带火星颗粒,避免带火星的颗粒烧损炉后布置的布袋除尘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甘蔗渣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甘蔗渣锅炉中空气预热器与省煤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甘蔗渣锅炉中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甘蔗渣锅炉中第一集灰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膛,2-尾部烟道,21-第一水平烟道,211-高温过热器,212-第一集灰斗,2121-第一壳体,2122—保温浇注料层,2123—绝热浇注料层,2124—耐火浇注料层,22-第一竖井烟道,221-低温过热器,222-第二集灰斗,23-第二水平烟道,24-第二竖井烟道,241-省煤器,242-第三集灰斗,25-吹灰器,26-烟气导流板,261-弧形板,3-空气预热器,31-给水进口集箱,32-给水出口集箱,33-风道,34-风机,35-一次风预热器,36-二次风预热器,37-管束,4-主给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甘蔗渣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甘蔗渣锅炉,包括炉膛1和尾部烟道2,尾部烟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烟道21、第一竖井烟道22、第二水平烟道23和第二竖井烟道24,第一水平烟道21的进口与炉膛1的出口连接,且其内设有高温过热器211,第一水平烟道21的底部设有第一集灰斗212,第一竖井烟道22内设有若干低温过热器221,且其底部设有第二集灰斗222,第二竖井烟道24内设有若干省煤器241,且其底部设有第三集灰斗242,高温过热器211、低温过热器221和省煤器241对应安装有的吹灰器25。第一集灰斗212位于高温过热器211下方的位置,第一竖井烟道22内低温过热器221的布置数量与第二竖井烟道24内省煤器241的布置数量需根据锅炉容量、生物质燃料特性、烟道长度以及热平衡需要综合确定。若干低温过热器221在沿垂直方向依次布置,第二集灰斗222位于布置在最下方的低温过热器221的下方位置,若干省煤器241沿垂直方向依次布置,且若干省煤器241之间依次串联,第三集灰斗242位于布置在最下方的省煤器241的下方位置。第二水平烟道23起承接尾部烟道2转向的过渡作用,其内不布置受热面。第二竖井烟道24的烟气出口设置在第二竖井烟道24位于第三集灰斗242与布置在最下方的省煤器241之间的侧壁上。吹灰器25用于将与其对应的对流受热面上的积灰吹落在位于对流受热面下方的集灰斗上,有效地防止对流受热面的积灰现象。具体地,在尾部烟道2内沿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各吹灰器25分别安装在高温过热器211、低温过热器221和省煤器241的前方,即在尾部烟道2内沿烟气的流动方向上,依次间隔设有吹灰器25和相应的对流受热面。尾部烟道2内位于第一水平烟道21与第一竖井烟道22连接的位置和位于第二水平烟道23与第二竖井烟道24连接的位置均设有对烟气起导流作用的烟气导流板26。该设置使得烟气自尾部烟道2横截面分布均匀。在一实施例中,烟气导流板26包括若干逐渐增大的弧形板261,若干弧形板261间隔设置,且若干弧形板261中最下方的弧形板261是最小的弧形板261。弧形板261的布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来确定。请结合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甘蔗渣锅炉中第一集灰斗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渣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所述尾部烟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烟道、第一竖井烟道、第二水平烟道和第二竖井烟道,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进口与炉膛的出口连接,且其内设有高温过热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集灰斗,所述第一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低温过热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二集灰斗,所述第二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省煤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三集灰斗,所述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对应安装有吹灰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渣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和尾部烟道,所述尾部烟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烟道、第一竖井烟道、第二水平烟道和第二竖井烟道,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进口与炉膛的出口连接,且其内设有高温过热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集灰斗,所述第一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低温过热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二集灰斗,所述第二竖井烟道内设有若干省煤器,且其底部设有第三集灰斗,所述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对应安装有吹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渣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尾部烟道外侧的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顶部通过给水进口集箱与主给水管相连,其底部通过给水出口集箱与位于最下方的省煤器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通过风道与锅炉相连,其入风口通过风道连接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渣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进口集箱与给水出口集箱之间通过多根管束相连,所述管束的形状呈之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渣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数量为二,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祚勖杨建波刘彦鑫彭川方慎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