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8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螺纹传动部件,螺纹传动部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钢球,螺杆与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螺杆具有容纳部,容纳部包括容纳孔以及孔壁,螺杆还包括端部,端部通过挤压变形使钢球限位于容纳孔,钢球与孔壁之间具有间隙,钢球能够在容纳孔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在作动时,钢球因能够转动与阀针相抵作动时能够相对减少钢球发生磨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膨胀阀
本技术涉及制冷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普遍应用于制冷系统以调节冷媒的流量,通常通过线圈部件驱动转子转动,并驱动传动部件的螺纹传动从而推动阀针部件在轴向进行升降运动,以控制阀的开度实现冷媒的流量调节,电子膨胀阀的传动部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钢球,钢球通过焊接与螺杆实现固定连接,该结构中因钢球在与阀针部件作动接触时始终是同一部位,容易存在磨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能够相对减少钢球发生磨损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螺纹传动部件,所述螺纹传动部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钢球,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具有容纳孔,所述螺杆包括端部,所述端部由所述螺杆下端伸出,所述端部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通过挤压变形使所述钢球限位于所述容纳孔,所述螺杆还包括孔壁,所述孔壁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上方,所述钢球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钢球能够在所述容纳孔转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并通过对螺杆与钢球配合结构的优化设计,使螺杆的端部通过挤压变形以使所述钢球限位于所述容纳孔,钢球能够在容纳孔进行转动,从而相对减少钢球发生磨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电子膨胀阀的螺纹传动部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螺纹传动部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螺纹传动部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电子膨胀阀的螺纹传动部件结构放大示意图,螺纹传动部件包括螺母10、螺杆20以及钢球30,螺杆20设有外螺纹部,螺母10具有螺纹孔,还包括内螺纹部,螺杆20伸入螺纹孔,通过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的螺纹配合作用,螺杆20能够沿轴向方向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螺杆20的下端具有容纳孔221,螺杆20还包括端部23,端部23由螺杆20的下端向下延伸出,端部23包括保持部231和变形部232,变形部232能够发生形变作用,钢球30通过变形部232的挤压变形作用限位于容纳孔221,至少部分变形后的端部23大致限定容纳孔221,螺杆20还包括孔壁222,孔壁222大致位于变形部232的上方位置,且钢球30的外圆与孔壁222留有预留间隙以保证钢球能够在容纳孔221内进行转动,该预留间隙设定为0.05-0.1mm,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需要也可以设定其他间隙数值只需保证在钢球与阀针处于作动相抵状态时,钢球的下端与该变形部齐平或位于变形部的下方,即不会因钢球与孔壁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钢球过度伸入容纳孔内即可。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阀座部件1、阀针2以及导向座3,阀座部件1包括阀体11和阀座芯12,阀体11和阀座芯12固定连接或者阀体11和阀座芯12也可为一体结构,阀座芯12设有阀口121,导向座3与阀体11固定连接,导向座3设有导向孔32,导向座3的上端还设有安装孔31,螺母10位于该安装孔31且螺母10与导向座3固定连接,至少部分阀针2位于该导向孔32,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弹簧件4,弹簧件4位于阀针2与导向座3之间且弹簧件4的一端与阀针2的凸缘部相抵另一端与导向座3的底壁相抵,电子膨胀阀还包括线圈部件、转子丝杆组件以及减速装置部件,关阀状态时,通过线圈部件的通电产生励磁作用,转子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减速装置部件的转动以驱动螺纹传动部件的传动,通过螺杆20与螺母10的螺纹配合作用螺杆20带着钢球30向下抵接阀针2的衬套部21,阀针2受到驱动力作用克服弹簧件4的弹簧力作用向下运动相对靠近阀口121以调节冷媒的流量;关阀状态时,由弹簧件4的弹簧复位力作用于阀针2的凸缘部,阀针2与钢球30相抵向上运动相对远离阀口121以调节冷媒的流量,需要说明的是,在钢球30未与阀针2接触状态时,该预留间隙是相对位于变形部与钢球接触部位的上方,在钢球30与阀针2处于接触作动状态时,钢球30受到阀针2的作用力向上与孔壁222相抵,该预留间隙消失,该间隙转移至钢球30与变形部232之间,因此与阀针2接触时钢球30能够在容纳孔221进行转动,钢球30与阀针的衬套部进行接触时也可同时灵活地转动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钢球与螺杆是固定连接的,与阀针接触时始终存在同一点接触,因而在电子膨胀阀频繁作动下钢球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同时在运转过程中钢球的转动降低了热量的聚集,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钢球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图3简单介绍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该螺纹传动部件还包括有第一钢球30',第一钢球30'位于容纳孔221,且第一钢球30'与孔壁222留有预留间隙,第一钢球30'位于钢球30的上方由钢球30支撑,并与钢球30点接触,安装时可先设置好预留间隙并将第一钢球30'放入容纳孔221在放入钢球30,然后通过端部的挤压变形即铆压变形将两者零部件限位于容纳孔221中,电子膨胀阀作用过程中,在钢球30与阀针2接触时,阀针2将钢球30向上顶,从而使第一钢球30'向上与孔壁222点接触消除该预留间隙,该间隙移至钢球30与端部23的变形接触部位,因钢球30整体限位于容纳孔221并与第一钢球30'点接触,因此在电子膨胀阀作动场合与阀针2接触时能够在容纳孔221相对转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钢球与螺杆是固定连接的,与阀针接触时始终存在同一点接触,因而在电子膨胀阀频繁作动下钢球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同时在运转过程中钢球的转动降低了热量的聚集,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钢球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图4简单介绍本技术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类似,该实施方式中该螺纹传动部件还包括有垫片40,垫片40位于容纳孔221,且垫片40与孔壁222留有预留间隙,垫片40位于钢球30的上方有钢球30支撑,并与钢球30点接触,关于作动原理和效果已在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是技术重点保护的是螺纹传动部件结构,关于其他位于螺纹传动部件上方的驱动部件如减速装置、转子丝杆组件等部件或者是位于螺纹传动部件下方的执行部件如阀针组件等部件可根据系统或场合的需求灵活调整,本技术只提供了应用该螺纹传动部件的一个具体电子膨胀阀结构的实施例,另外本说明书中提到的“第一”等序数词或“上、下”等方位词是为了方便描述以说明书附图为基础引入描述,并没有任何次序或方向上的限制。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螺纹传动部件,所述螺纹传动部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钢球,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具有容纳孔,所述螺杆包括端部,所述端部由所述螺杆下端延伸,所述端部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通过挤压变形使所述钢球限位于所述容纳孔,所述螺杆还包括孔壁,所述孔壁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上方,所述钢球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钢球能够在所述容纳孔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螺纹传动部件,所述螺纹传动部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钢球,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具有容纳孔,所述螺杆包括端部,所述端部由所述螺杆下端延伸,所述端部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通过挤压变形使所述钢球限位于所述容纳孔,所述螺杆还包括孔壁,所述孔壁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上方,所述钢球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钢球能够在所述容纳孔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传动部件还包括第一钢球,所述第一钢球位于所述容纳孔,所述第一钢球位于所述钢球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钢球由所述钢球支撑,所述第一钢球与所述孔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传动部件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容纳孔,所述垫块位于所述钢球的上方且所述垫块由所述钢球支撑,所述垫块与所述孔壁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的外圆与所述孔壁的间隙为0.05-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阀针,所述钢球能够与所述阀针相抵,当所述钢球未与所述阀针相抵状态时,所述间隙相对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上方,当所述钢球与所述阀针处于相抵状态时,所述钢球上部与所述孔壁相抵,至少部分所述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